DBS手术即脑起搏器手术,目前可应用于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等疾病的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目前,国内接受脑部起搏器手术的帕金森病患者越来越多,也经常可看到手术效果较好。但关于手术风险,不少患者仍然心存疑虑。
很多帕金森患者的疾病进展至中晚期,药物治疗效果减弱,想通过脑起搏器手术缓解症状,以提高自身生存质量,让生活得到保证。但多数患者对DBS手术了解较少,那么,脑起搏器(DBS)手术的风险高吗?成功率高吗?
相对来说,脑起搏器(DBS)手术的安全性较高,但任何手术都有一定的风险,脑起搏器手术也并非完全零风险。
脑起搏器手术为微创治疗手术,其创伤小、安全性高,可对大脑进行可逆性调控,避免损坏神经核团,导致严重并发症。
脑起搏器由脉冲发生器、延长导线和电极组成。确定靶点脑区后,手术将电极植入特定脑区,通过特定频率的电脉冲调控异常放电的大脑,部件的植入对患者日常生活没有影响。
并非所有患者进行DBS手术都可获得较好预后。患者意愿、电极植入的准确性、术后程控及术后药物配合均对DBS手术的效果有一定影响。如患者年龄超过70岁,手术风险相对稍高,应慎重考虑。DBS手术具有一定适应症,通常在进行DBS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病情、身体状况等综合判断是否可采取DBS治疗。
一台DBS手术所需时间约为4-6个小时,首先需安装立体定向头架进行核磁扫描,在精准定位异常发电的脑区后标记靶点。手术过程中,在患者颅顶做微创切口植入电极,对患者进行初步效果测试,测试完成后再植入整个系统。
在植入电极的过程中,可能会触碰血管导致颅内出血此为DBS手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但一般来说,如手术医生技术成熟,其发生概率相对较低。
总之,DBS手术是对于治疗帕金森病是非常安全有效的,患者不用过于担心。建议放平心态,遵医嘱规范治疗,术后也需要继续应用药物,积极进行康复锻炼。合理看待、合理利用,就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