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盔爆单,商家哄炒物价
炒口罩之风才过去不久,现在又开始炒头盔了!
根据平台最新数据,近3天头盔销量增长超%。甚至连工地施工的安全帽也应声猛增,3天内销量和买家数增长%。面对激增的市场订单,平台已经组织家头盔工厂加班加点生产,以保证最快能满足市场需求。
不得不说,哪里有财路,哪里就有投机者的身影,部分商家头盔价格已经涨了接近%。对此也是强烈呼吁商家不要大尺度涨价,他们那边会最大限度满足头盔的供给。
但是那些商家真的会听吗?
答案是不会,原本售价为86.4的头盔,到5月18日全部下架,换成了标价元,一夜之间上涨元,而且商家明确每人最多限购5个。
按常理来说,商品涨价了,人们一般是会降低对它的需求。然而事实相反,这波涨价恰恰说明了头盔的火热。根据淘宝、拼多多等多家网购平台的数据,短短2天之间,就有12万下单,3.2万收货。
更稀奇的是头盔炒作已经蔓延到了朋友圈,刷屏效果堪比今年卖口罩。而#头盔涨价#也是毫无疑问冲上了微博热搜,有商家称,以前一天卖一两个,现在一天最多能卖60个,进货价从12块涨到了25、26块。
然而,小小的头盔不只是商家眼中的“香饽饽”,更是成为了不法分子用来行骗的“工具”。
随着抢购头盔的人越来越多,某些坏心眼的人在朋友圈打起了“卖头盔”的旗号,以“意向金”为由,骗钱后“失联”。最终受害的就是我们这些消费者。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头盔订单突然暴涨,使其成为众多人眼中的“摇钱树”?
二、头盔需求暴涨3大原因
订单猛增,头盔涨价,这背后有多方原因在推动着市场行情的变动。
首先,不同于之前口罩涨价,这一回是由于*策出台而导致头盔的供不应求。
近日,公安部发通知称,将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依法查纠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的行为。
此消息一出,一些人不淡定了,不戴头盔要受罚,那没有头盔该怎么办。抓住这些心理,一些商家就开始放出广告,兜售头盔了。
自古以来,人们永远都不缺乏从众的基因。一看到头盔火了,消费者那边就跟着争相排队抢购,而另一边商家看到别的商家赚得盆满钵满,也是两眼放光,于是纷纷入局。
此次也是因为*策的影响,导致头盔一时之间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商品。短期内需求肯定是有的,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产能的越来越多,头盔是否还能像现在这样火热,我们需要打一个问号。
其次,消费需求是背后的推手。
根据前些年的数据表明,年国内电动自行车销量约万台,年约万台,年约万台,年约万台,年销量达到万辆,每年的销量都是在上涨,这也恰恰说明了电动自行车逐渐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一大需求。
同时,截止到现在,中国已经拥有至少3亿的电动车用户,其中有万左右的快递员,万左右的外卖员,另外还有其他2亿多的普通民众。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现在骑电动车必须佩戴头盔,快递员、外卖员头盔是标配,我们可以忽略不计,那在这2亿多普通民众里面,不能保证所有人都拥有头盔吧。
所以说在这一部分人当中,确实有一些人拥有购买头盔的需求。
再者,头盔需求就算有,也不会是稀缺品。所以这中间不乏有个人或者媒体炒作的因素存在。
有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头盔能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而我国部分地区确实存在不佩戴头盔的现象。
但是,头盔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是那么刚需。
在广东、浙江一带,头盔的普及率不算低,年浙江省电动车头盔佩戴率达90%以上;去年4月27日,深圳交警开始严查不戴头盔骑电动车上路的现象。
另外,据郑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表示,考虑到安全头盔的生产量和“一盔一带”的普及率,郑州的交警会先口头警告为主,这间接表明就算出台了“一带一盔新*”,也不会立马就执行。
所以,现在,哄抢头盔的人,大多数都是一群投机取巧之辈,所以大家还是需要用理性的眼光看待。
三、炒头盔只不过是“昙花一现”
这些年来,互联网经济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电商打赢了实体店,手机打赢了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