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华岗姚福达
一走进常州市钟楼区西林街道东岱村委的江苏茂兴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兴食品”)大门,一阵阵炒货的香甜味扑鼻而来,让人心情愉悦。从武进区礼河一爿前店后厂的炒货小厂,到现在占地28.5亩、年销售额多万元、为来伊份、百草味代工的炒货“航母”,茂兴食品发展的背后是工匠精神与智造力量的完美结合。
炒货,最传统的小食品行业之一,大多数人对这个行业的印象至今还停留在“支口锅、撒点糖”的层面,但茂兴食品的董事长江永平在10多年前就意识到,食品是良心行业,非标存在巨大风险,宁可自己投入多一点,也要将这种作坊式的生产改为工厂“智造”。
原料“住”恒温冷库
传统的炒货小作坊季节性很强,一般只在冬天生产,但标准化食品工厂一年四季都要生产,这也意味着需要存储大量的原料——各种生瓜子。年,茂兴食品在西林街道买下了28.5亩土地,开始建设新厂区。2年后,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厂区建成投用,其中就有一个1.2万平方米的冷库是专门用来存储炒货原料的。
“小作坊是现买(原料)、现炒、现卖,这样的瓜子香的秘诀就在于他每一颗生瓜子都是活芽口。我们一年四季生产,你要保证芽口是活的,就只能冷藏。”江永平说,建造冷库颇费了点心思。“整座冷库是立体四层结构,花了多万请上海同济大学设计的,冷库容量可达1.5万吨。”生瓜子的存储非常讲究,温度过高就会导致过氧化值和酸价升高,炒出来的瓜子就会有一股哈喇味;温度过低芽口就会冻死,瓜子仁就会失去松脆口感和香味。“冷库必须精确控温在0℃—5℃(±0.5℃),才能保证芽口都能发芽,也就是瓜子在入锅前每一粒都是‘活’的。”
在茂兴,还有一支8人组成专业的品控队伍,负责对原料进行精筛。以南瓜子为例,生瓜子(胚芽)是否新鲜,有没有萎缩,都要经过品控小组的层层筛选,同时每一批原料都会进行相应的理化检测,在源头就将不合格原料剔除,确保产品质量。
7条产线形成“智造力”
走进茂兴的车间,并没有看到记者想象中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的场面,从原料下锅到进入包装线,一条条自动流水线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作为标准化食品工厂,自动化程度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
茂兴食品近年来先后投入巨资引进了7条炒货生产线,形成了一股惊人的炒货“智造力”。在最初的加料环节,委托梅特勒托利多公司设计了吨的全自动进料罐。
“我们锅里一次可以炒公斤,如果人工投料会有多有少,但调味料是固定的,就会出现口味上的差别,使用进料罐后,每次投料都是精确称重的公斤。”江永平告诉记者,原料进入负压入味真空锅后,浸入调料汤约五六分钟,之后将瓜子抽真空、再释压,确保瓜子仁全面吸收料味后出锅,进入烘烤工序。
记者看到,烘烤分为三层,使用了德国进口的天然气烘烤炉,控温可精确到0.5℃。经过三次烘烤后瓜子再进入全自动滚筒式炒炉,炒制20分钟左右后出炉接受X光剔除机的筛选,“一些瓜子壳脱落的(破的),有盐灰的,都会通过机器剔除掉。”合格的半成品才会进入包装线。
江永平说,一条自动化生产线基本只要一个工人就可以控制,一个人24小时可生产30吨炒货。
3层“镀膜”的包装袋
除了在原料的低温存储、生产的自动化上下功夫,茂兴食品在包装上也动足了脑筋。
传统炒货的包装材料是普通塑料袋或密实袋,时间一长就会有氧气渗入,无法保证炒货的口感。茂兴生产的瓜子保质期一般都在6个月左右,对包装材料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前,茂兴产品都使用OPP+CPP的双层复合膜,从去年开始全部更换为OPP+氧化铝涂层PET+CPP的三层复合膜,不仅可以有效阻隔氧气,还能避光,阻挡光线对油脂的破坏。容易氧化的产品还要加入一片脱氧剂。
作为上规模的食品企业,全过程质量控制必不可少。来伊份在茂兴车间安装了23个云摄像头,在千里之外的来伊份总部就能全程实时监控生产过程。此外,茂兴食品还在生产各流程关键部位加装了摄像头。茂兴食品在加工生产每个产品过程中,严格执行产品的作业指导文件及工艺流程,同时,公司品控部门在线跟踪检测,确保公司出厂的产品都是合格品。
为了适应消费者线上消费的习惯,茂兴于5年前在天猫开通了2家网店,3年前在拼多多开通了旗舰店,线上年销售额已经突破0万元。目前,仅“好迪”牌南瓜子这款产品,茂兴就占据了六分之一的国内市场。
王栋供图
来源:常州日报
搜索戚区网寻找更多常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