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的原因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是哪些原因导致孩子习惯不好
TUhjnbcbe - 2022/3/12 16:07:00

有人说,家长的认知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比如,有些家长更关心的是底层改变,所以他们能把目光放得长远。而有些家长关心的是表层效果,所以他们急于求成。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选择。

01

是哪些原因

导致孩子习惯不好

学弱,为什么弱?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学习习惯不好。比如课前不预习、听讲不认真、懒于思考、课后作业敷衍了事、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些原因都对,但不全面。

顺着这个问题,再引出第二个问题:除了孩子本身,还有哪些因素会导致学习习惯不好?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毕竟,太多普通人之所以一直普通甚至平庸,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跟谁接触时间最多?前者,是同学;后者,是父母。这么一想,我们也就更容易理解那些花大价钱买学位房的家长了。

一所学校的生源质量,决定了孩子周围同学的质量:同学之间,是比拼学习成绩,还是比哪个游戏玩得更好,或者狭隘到只剩炫耀衣服鞋帽?一般情况下,学校好,是因为学生好。绝大部分老师,都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有幸沾了学生的光而已。

第三个问题,值得多聊两句:孩子读小学时,我们决定不了孩子周围的同学的质量,怎么办?家庭教育这四个字,这时候就该隆重登场了。

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霸的强,原因基本相似。而学弱的弱,父母应该承担很大责任。这是因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家庭文化,跟学校生源质量同等重要。

02

现实中

有没有这类家长

不少父母,收入高的同时,也对应着工作忙。于是,就有这种类型的父母,往往在给孩子报补习班时也比较爽快:交了钱,就是要提分。这个要求当然不过分,只是不合理。为什么?

我们去超市买一样商品,付钱给商家,立刻就能拿到商品。但培养孩子不是这样的啊。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跟父母的做法有些类似,以为钱能解决一切问题。狂妄自大,不尊重老师,更不懂得尊重常识。

有人说,这类父母,给补习班交钱,就是买个心理安慰;这类学生,去补习班上课,就是为了应付父母。另一类典型的学生,跟这种学生相反。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甚至有些窘迫,父母给孩子报补习班,可以说是掏空积蓄托举孩子。

这类孩子,往往内向胆小,在报班之前,可能就已经听过无数遍父母赚钱不易的唠叨,认为老师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导致的结果,就是过度敬畏老师,上课时不敢提问不懂装懂。

这类学生,往往还没上几次课,父母看到孩子成绩提升不明显时,就开始着急上火,这种焦虑很快会传染给孩子。换老师换机构,又重新新一轮的磨合适应。*打墙一样的循环往复。

很明显,这两类家长就是典型的不尊重成长规律,不尊重常识。培养孩子,没有一蹴而就,没有一步登天,只有一步一个脚印,从孩子的根本板块抓起,去挖掘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孩子才会在学习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想急功近利,最终耽误的是孩子。

03

早期阶段

家长的配合很重要

早期阶段,家长的配合,相比老师而言更重要。这种配合,不仅体现在尊重成长规律上,体现在家长知道要去抓哪些,更体现在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比如融洽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一些做主的机会,平等民主的决策方式、父母言行一致的榜样作用。小到晚饭吃什么周末去哪玩,大到报什么兴趣班高考志愿怎么填。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情绪稳定,自我控制能力也比较强,懂得平衡学习和放松休闲;同时心态也会比较阳光,遇到问题时,会积极思考解决方案。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取得成功,唯有从孩子的根本板块抓起,孩子的学习内驱力被挖掘出来,实现这种愿望的可能性才会更大。

------END------

1
查看完整版本: 是哪些原因导致孩子习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