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年5岁,在3岁前,就已经学会独立如厕了,可近段时间频繁尿床,关过他禁闭,他爸还动手打过他,惩罚他穿尿湿的裤子,可就是不管用,该怎么办?”
我女儿近期在幼儿园经常尿床,老师这周已经打了三次电话了,每天出门前提醒她,也不管用,真的快失去耐心了。”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经常遭受尿床痛苦和家长的责骂,你一定不知道,孩子尿床其实是一种病——遗尿症。
六一儿科专家为你揭开遗尿症真相
孩子遗尿问题经常被家长忽略,严重影响患儿自尊心和自信心,是目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引起孩子尿床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孩子遗尿主要是由于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功能尚未成熟,夜间不能分泌足够的抗利尿激素控制排尿,并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整体发育不完全有关。
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
用膀胱内压测量方法研究遗尿儿童,发现膀胱容量比预计的要少30%,同时膀胱的容量均不同程度地小于正常,平均小于正常的50%。
睡眠过深
睡眠过深,充盈的膀胱没有向大脑发送信息,不能接受来自于膀胱的尿意觉醒,使之发生反射性排尿,形成遗尿。
心理因素
有些宝宝在幼年时没有养成控制排尿的习惯,一旦尿床便遭责骂,精神总处于紧张状态中,使遗尿症经久不愈。
环境因素
孩子突然换到新环境、气候变化较大,如寒冷、炎热、温差较大不适应等因素。
研究表明,多数尿床儿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自尊心受挫、性格内向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烈、脾气暴躁、胆小怯弱等。
此外,尿床儿童通常都有羞耻感,常常会自我孤立,不愿进行社交活动,这种影响如果延续到成年,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事业、婚恋、甚至家庭幸福。有研究表明,尿床是儿童时期的第三大创伤事件,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
孩子尿床,家长需从以下几方面给予情感支持
●安抚孩子,告诉孩子尿床不是他的错,经治疗后以后就会好的;
●不要因为孩子尿床,就责骂,甚至惩罚孩子;
●不要因为尿床这件事羞辱孩子,或是用尿床来开孩子的玩笑,更不要把孩子尿床的事在亲戚、朋友、邻居间大肆宣扬;
●尽量以平常心对待,不让孩子认为尿床是他的错,避免让孩子因为尿床而感到羞愧,造成心理负担。
特别提醒:尿床也是一种病,和孩子长其他疾病一样,需要治疗,需要关心、爱护,尿床不是孩子的错,家长也不应过度指责打骂孩子,应尽早医院接受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去帮助孩子远离遗尿症困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