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去外地进行家长讲座。结束后照例是家长自由提问环节。有育儿问题的家长可以找我。来的是一对30多岁的家长。
孩子妈妈说起她家孩子学英语的问题,抱怨爸爸总是不乐意,还当着孩子的面拖后腿。爸爸在一旁默默听着,不时地反驳两句。
原来孩子在上幼儿园,她坚持给孩子报英语班,而爸爸认为孩子还太小,不用那么早学。
俩人就这个问题产生了分歧。
这位妈妈说:“曾老师,您给评评理。是不是该让孩子学英语?”
她期盼的眼神看着我。孩子爸爸同样也看着我,我知道他也想知道答案。
我想了想,问这个爸爸:“你为什么不愿意让孩子学英语呢?”
孩子爸爸说:“我觉得没什么用。我们家不是外籍,也不准备送他去国际学校。就上一般的公立学校就可以了啊,英语学不学都没关系。”
我点了点头,他又接着说:“英语挺难的,孩子这么小,根本学不会。”
我告诉他:
”其实孩子的天分比我们想的要高很多,你只要给他机会,他就能学好。而且让孩子学英语,不是让他掌握多大的词汇量,而是为了让他从小培养语感,锻炼孩子的嘴部肌肉,更好地练习发音。”
得知孩子是早产儿,爸爸可能也是心疼他,我问:
“你有没有想过,幼儿园里有一点英语基础,上小学之后他可能会比别人轻松一点呢!你是愿意被动地不断补充短板,还是主动建立长板呢?”
一旁的妈妈不断点头,急切地说:“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孩子爸爸想了想,也点了点头,说:“如果是这样,孩子也应该学学英语。”
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后来听说孩子爸爸每天早起还主动给孩子放英语歌,积极地陪孩子一起学英语呢!
其实,这对家长之所以产生分歧,是因为俩人沟通不到位导致。孩子爸爸并不是不愿意让孩子学英语,他只是需要一个让他信服的理由。
而妈妈并没跟爸爸沟通清楚(可能连她自己也没想明白),又不能说服对方,只是坚持己见,跟爸爸“较劲”。
沟通不到位,这也是大多数家庭出现的问题。
据了解,夫妻争吵甚至离婚,很大原因是由于沟通不到位引起的。
前阵子,刚度假回来的朋友小余一家三口来我家做客,孩子们在另一个房间玩,她在客厅,气势汹汹地跟我说简直受够了她老公。我让她先消消气,问她怎么回事。
她说:“每次出去旅行都是一肚子气。我的行李自己收拾,孩子的行李我来收拾,合着他自己的行李每次也都要我收拾,他们爷俩倒是撒手掌柜,玩开心就行,就我活该当老妈子啊!”
小余老公也挺委屈,可怜巴巴地说:“你如果不愿意,直接跟我说就行了啊!我不知道你不喜欢啊。”
看吧,夫妻沟通不到位,要多累有多累!
要知道,男人和女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比如,遇到事情,女人比较感性,她们的思维方式是:
“你是爸爸,你是老公,你就应该知道!”
男人重理性思维,做事都要有一个理由,他们的思维方式是:
“你得告诉我,否则我怎么会知道!”
结果,女人以为男人都该知道,男人则认为女人无理取闹。夫妻一言不合,吵架怄气,结果两败俱伤,孩子遭殃。
其实很多时候,沟通不到位,未必是不想沟通或者有所隐瞒,而是根本不了解自己,即使有沟通机会,也无法提高沟通质量。
就像上面所讲的孩子妈妈,她跟孩子爸爸的目的是一样的,都希望把孩子教育好,只是自己也没想清楚,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这也给我们一个提醒,在沟通过程中,应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
还说这位妈妈。她是典型的急性子,风风火火;而爸爸却是慢性子,不紧不慢。急性子总是抱怨慢性子太慢,而慢性子总抱怨急性子太快。急性子推的太过用力,慢性子就会拼命往回拉。到头来,事没办成,还伤了感情。
这时,急性子不妨慢下来,等等那个慢性子的另一半,俩人同频了,也就都轻松了,事也就沟通明白了。
在育儿问题上,很多不是孩子的问题,夫妻之间多沟通,注意俩人性格上的差异,有技巧的多去交流,才是解决问题,维持良好关系、的不二法门。
毕竟,观点可能会有分歧,但对孩子的爱是没有分歧的!
家长大学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