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头顶一呼一吸,
摸上去软乎乎的,
感觉里面没有骨头,
全靠几层皮支撑着。
新手爸妈不免感到紧张,
不敢多碰,
稍有异常就害怕到不行……
老人常说:孩子的头顶摸不得!
很多地方对摸新生儿的头都有许多忌讳:
“摸新生儿的头会变成哑巴”
“摸新生儿的头会变笨、变傻”
……
这些说法,有没有科学道理呢?
宝宝头顶的这个地方,就是囟门(xìnmén),俗称“忽闪门”。囟门是指婴幼儿颅骨接合不紧所形成的骨间隙,有前囟、后囟之分。
前囟门位于前顶,呈菱形,约在出生后2岁以内闭合;后囟门位于枕上,呈三角形,约在出生后6-8周龄闭合。人们常说的“天窗”或“囟门”主要是指前囟门。
很多家长会觉得,宝宝的囟门部分没有骨骼覆盖,摸起来软软的,所以不敢碰不敢摸,甚至连洗头的时候都不敢清洗。其实不用这样过度紧张。
囟门表面覆盖着头部皮肤,四周还有颅骨支撑,除了本身的厚度之外,也有一定的张力,能够提供很好的保护。一般的清洁、抚摸及轻轻按压,并不会伤及宝宝大脑,不存在摸了后会变笨、变傻、变哑巴的情况。
但是,剧烈的冲撞和硬物磕碰还是要避免的,家长应注意家具尖角等安全隐患,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
有的家长认为,宝宝囟门没有闭合前就不能吹风,于是无论在室内室外,都给宝宝戴着厚厚的帽子,这是没有必要的。囟门不怕吹风,只要温度适宜,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宝宝都可以不戴帽子。
给宝宝洗澡洗头的时候,正常的清洗动作不会对囟门造成伤害,但如果遇到较难清洗的头垢,应注意不要用力抠抓、按压,以免损伤宝宝娇嫩的皮肤,可以用植物油软化后轻轻去除。
宝宝的“天窗”并非一般的“窗口”,它实际上是看病的窗口。如果宝宝的囟门出现以下情况,一定医院检查。
宝宝的前囟门正常是平的,如果突然间鼓起来,尤其是在宝宝哭闹时,用手摸上去,囟门还有紧绷绷的感觉,同时还伴有发烧、呕吐,甚至抽搐的情况,表明宝宝的颅内压力增高了,可能是颅内感染或各种脑膜炎、脑炎等疾病引起的症状。
●如果发现宝宝的前囟门逐渐变得饱满,就要警惕有可能是颅内长了肿瘤,或是硬膜下有积液、积脓、积血等,一定要及时治疗。
●如果宝宝长时间服用大剂量的鱼肝油、维生素A或四环素等药物,也可以使宝宝的前囟门饱满。但是在停用维生素A及四环素后,前囟门会逐渐变得平坦。要细心观察,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如果给宝宝使用肾上腺素,在突然停用后,也可以使宝宝的前囟门出现饱满。这种情况要在医生的判断下,指导观察。
●如果宝宝的囟门在短时间内凹陷下去,最常见的原因是宝宝的身体内缺水。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尽快请儿科专业医生为宝宝补充液体,以防脱水。
●由于喂养不当或疾病的影响导致宝宝营养不良、消瘦,宝宝的的前囟门也经常会表现出凹陷的现象。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膳食,及时治疗疾病,宝宝的营养跟上了,此现象就会消失。
绝大多数宝宝的前卤门一般在宝1~1.5岁时闭合,后囟性子比较急,一般出生时就很小或已闭合,最晚也会在宝宝2~4个月时闭合。
在宝宝5、6月大时,假如前囟门仅剩指甲盖大小,感觉似乎要闭合的状态,其实并未完全骨化,应请医生鉴别。各位家长应参考宝宝头围大小(见下表)来判断是否系囟门早闭。
一般可根据头围的增长速度,来衡量头围的大小,如果实际头围比正常平均值小两个标准差,则可诊断为小头畸形。
这是指宝宝过了18个月,前囟门还未闭合。出现这种情况,多因佝偻病和呆小病。当然,还有小部分是因脑积水或其它原因所致的颅内压增高引起,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一般是宝宝刚出生,前囟门就达到4~5厘米大小。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可能是宝宝在出生时,存在先天性脑积水以及先天性佝偻病所致。
有多小?跟指尖大小一样。这样的宝宝很可能存在着头小畸形。当然,也有可能是颅骨早闭所造成,特别是矢状缝早闭,会使宝宝的头颅变长、变窄,形成被称为舟状畸形的头颅,即枕部突出、前额宽,前囟小或摸不到。
护理宝宝这块区域,各位宝爸宝妈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只要脑组织不受外力伤害,补充好宝宝所需营养,定期查看宝宝头围是否在标准范围内,祝愿每个宝宝都健康成长~
您如有任何关于妇产儿等相关问题
可识别文章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