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两、三的小孩,有些说话很溜,可以跟别人很好的交流;而有些问他半天蹦不出一个字,只会说爸爸、妈妈这些简单的词。这现象在儿童保健门诊经常会遇到,有家长会咨询是不是孩子的智力有问题,也有家长怀疑孩子的耳朵听力有问题,更有家长会告诉我“他爸爸小时候也是很迟才会说话”。
通过检查,这些孩子其它各项智力发育都很正常,就是语言表达能力落后。其实孩子由于各种疾病造成语言发育迟缓的几率是非常低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检出听力障碍率仅为千分之一到二。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孩子的语言发育明显落后呢?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几点:
—1—
在农村地区,许多的年轻父母要外出务工挣钱,孩子很小就由爷爷奶奶们抚养。由于老人多是重视儿童的吃喝拉撒,缺少意识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促进儿童的语言发育。隔壁邻居那些老人家带的儿童大多都是很迟才会说话,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2—
家庭成员来自东南西北,语言种类繁多,特别在那些方言较多的地区。大家在和儿童交流时没有统一的语种。儿童接受能力低,不适应这样的交流,时间一长,虽然能大致听懂一些,但是很难说得出来几个语种参杂在一起的语言。
—3—
家庭成员在和儿童的语言交流方法上存在误区,从一周岁到两周岁,交流方法一直是“爸爸在哪?妈妈在哪?”、“要喝水吗?要吃糖吗?”、“带你出去玩好不好?”……几乎所有的交流,儿童都能用最简单的“是”、“要”、“好”等一个字就可以回答了。
—4—
家里是做生意的,虽然小孩都在身边,但生意忙就是不能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互动,任由孩子自己玩耍。起早摸黑的几年下来,钱是挣了,孩子话却不会说了。
如果你的孩子身处以上几种环境之中,那你一定要重视了,越早改变这些生活环境,对孩子的语言发育越有利。最后祝愿大家都有一个能说会道的聪明宝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