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的原因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条止血带引发的反思婴儿因护士忘解止血带
TUhjnbcbe - 2021/4/25 22:11:00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409829.html

带止血是现场急救时一种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在临床上,止血带通常在以下三种情况中使用:静脉输液、抽血、止血,但是使用不当,但若止血带使用不当,则可导致筋膜间隔综合症、截肢、急性肾功能衰竭、伤肢周围神经损伤、气性坏疽等严重后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章无关

案例分析:

一名护士在给患儿抽血化验后,由于病人的衣袖滑下来将止血带盖住,所以忘记解下绑在患儿左胳膊上的止血带。这条止血带就一直紧紧地勒在患儿的小胳膊上。直到晚上妈妈给患儿换衣服时,才发现患儿的胳膊已经发黑变肿,而此时止血带已经在小胳膊上勒了整整14个小时。夫妇俩医院,然而由于止血带绑的时间太长,孩子很可能面临截肢的危险。

事件发生的原因:

血带本是辅助护士进行静脉穿刺的工具,短时间使用可阻断血流流动,使局部血管充盈,便于操作。但捆扎的时间过长会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导致肢体坏死,对患者安全造成隐患。

护士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在操作过程中未执行相关流程,没有及时松止血带。操作后未认真检查输液部位,整理物品时未认真核对。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交班者留有死角,接班者未按制度规定进行交接。家属知识缺乏,护患沟通不到位。

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再发生:

病情观察

输液过程应做到主动巡视、细致观察,及时发现不良反应。

提高护士的认知

认识到止血带使用不当带来的严重后果。应杜绝因止血带过紧、捆扎时间过长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和不良影响,尤其是老年、儿童、瘦弱、皮肤弹性较差者,易出现血流阻断、神经压迫症;对静脉血管较粗及充盈良好的患者,静脉穿刺时可以不扎止血带;凝血机能障碍者,禁用止血带。

掌握止血带的使用

用于静脉穿刺时在穿刺点上方6~8cm处扎止血带,注意使止血带的尾端向上,止血带的松紧度以能阻断静脉血流而不阻断动脉血流为宜,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用于止血时,压力适当、记录时间,止血带每隔40~60分钟放松一次,放松的时间以恢复局部血流,必要时加用衬垫。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章无关

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1、止血带只能用于捆扎四肢,忌捆扎头部、颈部或躯干部。受伤肢体远端明显缺血或者肢体严重挤压伤时禁用止血带止血。

2、不要遮住捆扎在肢体上的止血带。

3、较瘦、皮肤弹性差、儿童及老年患者扎止血带时,可以考虑垫纱布块,避免止血带直接接触皮肤,同时注意垫衬物要放平整,避免患者因之出现皮肤并发症。

4、检查血液的循环情况。绷带包扎完毕后,应经常检查脚趾或者手指,观察末端是否有发绀、皮温下降等现象。如果有应该松开,否则可引起组织坏死。

图文来源:网络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条止血带引发的反思婴儿因护士忘解止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