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的原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年抱犊第五期脱贫攻坚看枣庄
TUhjnbcbe - 2020/11/19 4:43:00
呼和浩特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5188934.html

报告文学

一个都不能少

孙成凤

作者简介:孙成凤,山东省作协会员。曾长期从事新闻宣传与地方文史工作,主编地方志与各种集子12部,在《山东文学》《萌芽》《时代文学》《草原》《北方文学》《小说月刊》《雪莲》《文学港》《散文百家》《散文选刊》《小说精选》《佛山文艺》《飞天》《当代小说》《椰城》《延安文学》《读者》《草地》《小小说选刊》《工人日报》《农民日报》等近百家刊物、报纸,发表作品多篇,60多篇作品入选年度小说、散文年展、美文精选、中学生阅读语文等多种集子。作品曾获上海“萌芽文学奖”,并在《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等报刊获奖40多次。现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委*校任职。

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天刚亮,李茜就驱车往横岭村赶,因为头天晚上她通过电话向村民许文然了解他们老两口最近的身体情况,得知他们家里的自来水有两天不出水了。许文然与他的老婆今年都60多岁了,因两人都常年患病,重活干不了,生活来源主要靠山上的三四十棵花椒树。自年山亭区妇保院院长李茜负责结对帮扶以来,因人施扶,利用一处旧宅基地建起羊栏,从开始帮扶的3只种羊,如今发展到16只,每年净收入元以上,让许文然不出门人均就收入多元。李茜赶到许文然家时,老许刚用车子拉了一桶水进家。她帮助老许查看了自来水管道,又到邻居家看情况,结果发现是输水管出现了问题。于是,她与一家维修门市部联系。两个小时后,清澈的水流喷涌而出。李茜顺便又去了这个村另外两户结对帮扶的村民家里,并把一个新书包和文具送给刚刚复学的一个叫刘祥民的村民的孙子。

就在这一天,西集镇扶贫办主任张曼,一连走访了23个贫困户。她每天都是不到8点到办公室,安排完工作后,9点左右就下村。全镇个贫困户,她已经记不清走访了多少遍。说起每一户的人口、帮扶措施、家庭收入,她都如数家珍。这天,她把最后走访的户定在冯庄村刘庆成家。头一天,她帮助刘庆成的小女儿与一位陪护的亲戚,送上了去济南的高铁,因为刘庆成的小女儿患脑积水,必须尽快手术。刘庆成是一级视力残疾,医院做手术只好请了他的一位亲戚做陪护。张曼为孩子4.6万元的手术费先后跑了区扶贫办、残联、民*局等好几个单位,医院医院联系,总算安排上了手术时间。从头天张曼就一直与刘庆成的亲戚不断电话联系,一直到知道顺利住上院,才放下心,这时时间已经是夜里十点多种,她担心刘庆成的这位亲戚带的钱不足,就在手机上转去自己的元工资。张曼到刘庆成家时已经是下午6点多钟,村里有的人家已经开晚饭了。她把孩子手术顺利的消息告诉了刘庆成,并把给孩子买的小礼物送给他。刘庆成与他同样是视力残疾的妻子感动得不住地流眼泪,说,如果不是精准扶贫,他们一家病的病、老的老,不知会落到什么地步。刚从刘庆成家里出来,只见一位个子有1.3米的大男孩跑过来,嘴里朝张曼嗷嗷地喊着什么,张曼一笑,揽住男孩子,拍了几下。原来这个孩子叫张熙正,是一路之隔的南庄村的一个贫困户的孩子,患有智力残疾,与张曼熟识后,只要看见或听到张曼的声音,就主动跑上前去,让张曼抱一下。回到镇里后,食堂已过了晚饭时间,好在还有剩饭,张曼简单吃了,就打开电脑,查看各村扶贫专职干部发来的信息。她决定今天再次住在办公室里,其实,她已经又有十几天没回家了,四岁的女儿总是一连十天半月见不到妈妈……。

自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山亭区每天都有两千多名下派干部与区镇机关工作人员、村级扶贫专干,像李茜、张曼这样,为确保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起早贪黑,操心奔波,这种工作方式已经成为常态。他们共同的目标是: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一个都不能少。

山亭区地处沂蒙山区西南麓,全区面积平方公里,大小山头多个,是年就被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贫困县”。当时,全区36万人,30万人不得温饱,16万人在贫困线一下。“宁可苦干累死,绝不苦熬穷死”是山亭人坚持了三十多年的奋斗精神。年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全区53万人,共识别出省、市级重点贫困村97个,其中省定贫困村86个,市定贫困村11个,贫困人口8.3万人。近几年在省、市的帮助指导下,山亭区抓住各级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的大好机遇,以发展主导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开发,推进扶贫项目建设,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到年,全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余户、3.1余万人。这3.1万多人,多数属于老弱病残人群,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能否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如期脱贫,成为全区的头等大事。

山亭区与全国百强县滕州市土地相连、山水相依。许多老百姓长叹:一样的天一样的地,为什么咱们就不如人家那样富裕,贫困户就这么多呢?然而,山亭区不为贫穷找理由,只为脱贫想办法。为了确保年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山亭区采取多种措施,千方百计增加致富项目,扩大贫困人口就业,成立了光伏、旅游等5个产业发展项目组,区委书记、区长亲自挂帅,每名县级干部带领一个组,制定了扶贫开发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建立“三本账”、绘制“五张图”、做到“八个精准”。围绕实现道路畅通、垃圾处理、文化健身、卫生计生、生态环境“五到村”,生活保障、危房改造、安全饮水、供电通信、广播电视“五到户”,就学保障、就医保障、就业培训、产业扶持、增收措施“五到人”,24个行业扶贫部门分别研究制订区级脱贫攻坚专项实施方案,撬动社会资金3亿多元参与扶贫开发。

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在山亭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他们有志于为*和人民建功立业、做一番作为的干部,用行动诠释了何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担当,他们奉献着自己的才华、精力、情感。山亭区所有的在职县级干部每人都联系了一个镇街、帮扶一个贫困村,共帮扶贫困村41个、贫困户户,仅年,他们就帮助争取资金和物资多万元,解决贫困户各类难题多个。区里全面开展“五级联动·百村突破”活动,对38个省市级贫困村实现第一书记帮扶全覆盖,第一书记扑下身子为贫困村与贫困户出思路想门道,一时间全区贫困村出现了村貌焕然一新的局面。自年以来,全区三类村班子升二类班子19个,二类班子升一类班子29个,示范带动好班子24个,建好了村班子这个精准脱贫的“火车头”。为了把各级干部打造成精准扶贫的“滴灌管道”,压实工作责任,山亭区把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全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考核、基层*建工作目标考核、村居*组织任期目标管理与帮扶单位的综合考核内容,以考核倒逼脱贫工作责任的落实。

年4月,张春岭被派到北庄镇高庄村挂职第一书记,他从此开始便奔忙于脱贫攻坚,遍访全村户,人,帮助脱贫享受*策户户,人,他带领村民于打井四眼,修建配套直饮水机四台,让享受*策建档立卡户免费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他还利用各种渠道,筹资多万元,建起一处农产品加工扶贫车间,使多名困难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张志超到城头镇周庄村任第一书记,三天时间走访完42个贫困户,在简陋的村办公室一住就是两个多月不回家,挨户分析造成贫困的原因,逐户制定脱贫方案,因人因户制宜,光贫困户脱贫方案就写了十几万字。几经周折,他终于打动了山东奥诺化工公司的老板,一次性在周庄村投资万元,利用一个挖石头留下的大坑,建起生态与观光农业项目,一下子安排22个贫困户家庭人员就业,户均年增收入1.5万多元。

年10月,26岁的女大学生*刚一毕业就到凫城镇千佛崖村担任村官。她把一腔热情倾注在贫困户的脱贫上。经过考察和综合分析,她决定把目标定在草莓种植上。她挨家挨户给贫困户做工作,自己出资带领他们到临沂郯城学习草莓种植技术,并聘请专家到村指导。在她的带领下,当年就建设高标准大棚26个,实现年亩产草莓斤的目标,当年收回了成本。省海事法院女干部郭彦滨在这个村挂职第一书记,她和*合唱一台戏,在这里成立山亭区首家屋顶分布式光伏合作社,利用扶贫*策,建设电站90千瓦,为贫困户户均年增收增收1.2万多元。她们还借助千佛崖村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开发具有“千佛百泉十桥一洞”传说的景点,让9个贫困户有了经营项目,也使这个村成了周边地区休闲养生的好去处。

先富带后富,实现邻里互助脱贫,构成了山亭区的一大特色。

徐庄镇大峪村张士玉过去讨过饭,被村民称为“苦孩子”,通过区镇帮扶,他成立了建筑承包队,几年时间就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致富后,张士玉不忘报答乡亲们,他利用承包的山场发展林果,搞农产品加工和规模养殖,吸收36个贫困户参加入股,使贫困户年增收多元。他成立的油桃生产基地和花椒生产基地,发展周围村的贫困户会员多人,带领贫困户建成了总面积多亩的山地鸡养殖场,建成标准养殖大棚50多个,达到肉鸡一次出栏10余万的规模,有力地带动了贫困户规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城头镇荒沟村村民*宗方在徐州建筑工地打工从高处跌落,下半身瘫痪,只能靠双手支撑行走;村民张贵和80多岁,由于老伴和孩子身体不好,家庭负债累累,生活十分艰辛。村里的超市老板戚明珠主动要求帮扶,定期到这几户家中进行走访慰问,经常送去食品、衣服等物品,并把超市里简单的活计请这几户的家人干,给予适当报酬。其他几个富裕户在他的带动下,主动结穷亲、结对子,出钱、出力、出技术、出信息,使村内22个贫困户全部人均年收入达到多元,实现了整体脱贫。

山城街道岩底村村民王永学,创办了“枣庄市中美合作新世纪果树苗圃”,承包土地多亩,发展优质桃树等苗木,他免费把树苗送给贫困户栽植,帮助贫困户发展果品种植,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吸收贫困户组建了余人的果树嫁接队,带动了周边村果园连片开发和苗木市场的发展,帮扶16个贫困村改造老劣果树,培养技术人才,走上共同致富之路。52岁的连德水一家4口,摔伤致残。年春天,王永学送给连德水40棵1.5米高的樱桃大苗,栽下后,当年大苗樱桃就稀稀拉拉结了果,今年是第五年,接近盛果期,一棵结果20多斤,一下子卖了1万多块。连德水高兴地说:“明年肯定比今年结得更带劲!”

绿意尽染群山,清水潺流大地,一阵山风拂面而过,泥土中似乎腾起一缕青烟。山乡的葱郁和淳朴扑面而来。然而,就是这块美丽的土地,却依然有许多乡亲父老守着大山遭受着贫穷。徐庄镇湖沟村四面环山,是山亭区典型的纯山村,全村共识别贫困户户人,占全村总户数的一半,是全区贫困人口最集中的村。山亭区扶贫办主任马驰,先后20多次到这个村调研,最后他干脆就吃住在村委会一间四面透风的石头房子里,立下誓言:找不到这个村脱贫的路子,户贫困户不脱贫,他就辞去区扶贫办主任,愿意接受区里处罚。他个人出资1.2万多元,十多次聘请省旅游局的专家来这个村考察调研,终于规划出了切实可行的脱贫方案:这个村穷在山上,富也在山上。依托该村山高林密的生态资源,把开发乡村游作为脱贫致富的方向,采取景点带动发展、旅游带动就业、产业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四年,全村共发展板栗、桃、核桃等干鲜果品种植面积亩。然后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游,引导、鼓励群众发展耕种体验、休闲采摘等农业特色旅游项目。年仅桃子一种果品,游客田间采摘的销售量就达到总产量的50%,30%的产量在景区内实现销售,群众户均减少外销运输、人工等成本元,实现增收元,共吸引1.5万名游客参与蜜桃“采摘游”,成为了山亭区的品牌效应。仅此一项就带动98户人摆脱贫困。为此,湖沟村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最美乡村。村上还成立了泉崮生态休闲旅游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典型带动、合作社引导、*策扶持等措施,引导20户群众通过“改厨改厕”等发展农家乐,直接带动从业人员就业达70余人,过去的“穷山村”蜕变为乡村休闲游“明星村”。

针对贫困村不同的情况,山亭采取一村一策。洪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人。帮扶人员围绕“帮扶谁、谁帮扶、怎么帮”的问题,依据贫困户自身特点和洪门村资源优势,确立了“*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引导贫困户通过入股、租赁、务工、平均分红等多种方式脱贫。依据该村村民有种植葡萄的传统,成立了洪门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集中资金、技术,对社员统一进行技术指导和营销,利用合作社带动全村的贫困户进行葡萄种植,增加贫困户收入。年,合作社吸纳贫困户26户,通过技术指导和发展采摘游,使入社贫困户每亩年增收余斤,余元。在传统葡萄种植产业的基础上,又成立红门与珍珠油杏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先进技术和品种,扩宽产业链,延长了葡萄采摘期,丰富了葡萄种类,项目一期投入扶贫资金30余万元,发展珍珠油杏60余亩、大棚葡萄2.6亩,把全村99户贫困户全部纳为社员,每户年增收元余元。洪门村一下子成为闻名周边地区的农业旅游观光示范村,10多个贫困户办起了农家乐,不仅脱了贫,还成了富裕户。

旅游式扶贫开发让山亭区找到了为贫困户致富路子,过去的崇山峻岭成为发展乡村游的宝地。年,全区乡村旅游点由原来的3处增加到25处,达到国家级的就有5处,各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2个、省级开心农场11个、省级精品彩摘园6个。

“路子走对头,日子有奔头。”这是兴隆村已经脱贫的困难户陈房路挂在嘴头上的话。山城街道有个原名叫穷命庄的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年变更为兴隆庄社区,有居民户,贫困户17户32人。该村房子的最长建造历史有余年,是国内罕见的、鲁南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石板房建筑群。为全面进行保护性开发,山亭区通过宣传,年引入青岛欧亚集团建设翼云石头部落,按照“休闲逍遥、世外部落”的主题定位,融入古村落风俗民情,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旅游特色。年,景区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的严格评审,成为国家4A级景区。这个村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但具有的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在优势,因村制宜的开发使她成为脱贫致富最快的村。在景区建设过程中,实施整村搬迁扶贫,开发单位投资2万元,建设了1.2万平方米安置房,将全村户原村民全部搬迁到水、电、路设施齐全的小康楼,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彻底改善,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一步奔上了小康大道。

山亭人追求多年的“巍巍五千山,神仙居其间;灵山秀水美,归来不想还”的愿景,真正变成了现实。最后的3.1万贫困人口,终于与贫困挥手告别。

主管主办:枣庄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编辑出版:《抱犊》编辑部

编辑委员会:

主任:李爱杰

副主任:张心立王明鹏王延亮

委员:郭士祥李玉锋沈印国

张涛王静

总编审:王延亮

主编:王静

副主编:秦志强

编辑:呼啸孙传侠

美编:沈印国

投稿邮箱:baoduzazhi

.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抱犊第五期脱贫攻坚看枣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