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南京日报」
8月11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第二十二场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透露,接下来,除江宁区仍需要继续在部分区域进行核酸筛查外,全市其他各区如果没有新的感染者出现,暂时不再对普通居民开展规模性筛查。
从7月21日至8月9日,历时20天,近万人次参与的全员核酸检测暂告一段落。
自7月20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检出9份新冠病毒阳性,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南京打响。当晚,南京迅速行动,流调追踪、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环境消毒全面展开。
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全员大规模核酸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锁定感染范围以及有效控制疫情的重要手段。7月21日,坚持“应检尽检、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原则,多万人口的南京启动全员核酸检测,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紧接着,第二轮、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有序推进。第四轮、第五轮、第六轮核酸检测区域范围持续缩小,针对性强、有序推进。
盛夏时节,六轮核酸检测接续推进,全市医疗机构、医院以及省内外兄弟城市的广大医护人员头顶烈日、披星戴月采集样本;数十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昼夜交替接力,奋战在一线;“火眼”实验室、气膜实验室等检测实验室拔地而起,人机不停,24小时不间断检测。截至8月9日19点,六轮核酸检测全部完成。其间,累计发现确诊病例人,这些确诊病例主要来自高风险区域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等,其中前三轮筛查出社会面散发病例14人,第四轮至第六轮检出的阳性均发生在集中或居家隔离点,没有在社会面检测到散发病例。
A全城动员,全员检测
连发三个通告,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
7月21日,南京连发三个通告,发出战“疫”全城“动员令”、吹响战“疫”全员“集结号”。上午9点,江宁全面启动全区全员核酸检测。当晚,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全面开展,以区为单位,分区组织、统筹设立核酸检测采样点,星夜兼程、争分夺秒推进全员核酸检测。
为确保检测质量,疾控部门制定了核酸检测采集与送检预防控制指引,规范统一检测工作要求,并对采、运、检三个环节进行全流程质控管理——
在采样方面,抽调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医务人员作为采样员,并进行上岗前培训。从第二轮检测开始,市区均设置采样质控小组,对采样点随机开展巡回检查和指导。
在运输方面,建立三级运送体系,每个采样点均配备专人专车的样本转运队伍,对司机实行闭环管理、对车辆执行严格消毒、对送样人员提前进行生物安全培训,确保样本及时、完整、安全、无污染地送到检测实验室。
在检测方面,优选有资质、信誉好的机构,按照要求实行首检负责制,一旦检测出现阳性结果,复核和上报也有规范流程,并且指派专业人员在每一个检测点驻点督导,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检测工作准备停当,人员物资迅速集结。“几乎所有公职人员晚上都没睡,全区的核酸检测联络图已经打印好了,检测设备全部到位……”7月21日上午,一张江宁网友的留言截图在新浪微博被热转。事实确实如此。前一晚,江宁区连夜征召了名医务人员,分赴禄口街道、禄口国际机场,紧急征用10个酒店共计个房间、调配了70辆转运车,大量医疗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检测点。
7月21日下午1点,距离当晚正式开展核酸检测还有段时间,鼓楼区中央门街道工人新村社区党委书记吴伟粉和社工们已经忙开,在户外搭建了10余顶帐篷。由于户外面积大,原本用于夜晚照明的电线长度不够,临近晚上7点,大家又忙着测距、找接口、买电线、检查灯泡。半小时后,社区核酸检测点正式亮灯。
每一轮检测工作都在不断优化,现场秩序更好,检测采样更有效。六合区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对采样点进行了优化调整,除利用好原有的部分场地之外,以学校、体育场馆等开阔场所为主,规划采样点。各点位开阔的场地、清晰的功能分区,让整个核酸检测采样过程更加有序高效。
在第五轮部分区域大规模核酸检测中,建邺区莫愁湖街道江东门社区,将场馆运行规则运用于检测点的现场管理,在队伍中设置小喇叭,不间断提示排队等待时间;门外铁马围成人流控制区,测温、核码依次进行。对老年人、孕妇等特殊群体,采样点还特别设置了绿色通道,增添了家属等待区、爱心驿站休憩点、临时隔离点等功能区域。
“第六测”秦淮区夫子庙街道第二十七中学核酸采样点,登记台前,通过志愿者的手机采集系统扫描身份证录取信息后,市民便可开展核酸采样。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此前核酸检测信息早已录入系统,第六轮检测,只要扫一扫身份证,相关信息等尽在掌握,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这是我第六次来做核酸检测了,最大的感触就是,检测速度一次比一次快。”市民刘泽明说。
B众志成城,凝心聚力
“没关系,我不累”是一线“战士”的心声
疫情就是命令。在核酸检测一线,党员干部火速报到,践行“两在两同”,勇当抗“疫”先锋。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中,市、区两级机关下沉党员干部3.87万人次。开展第二轮核酸检测以来,又下沉党员干部4.26万人次。全市成立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共个,成立临时党组织个。每个检测点都有党员志愿者和党员干部的身影,让党旗在一线飘扬、党徽在一线闪耀。
7月22日,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期间,清晨5点,栖霞区龙潭街道上坝村党总支书记张克木就来到检测点,检查物资配备、安排人员分工、维持现场秩序……殊不知,7月19日晚,忙了一天的张克木不慎滑倒,背部出现了一道15厘米左右的伤口,血肉模糊,在医院缝了20多针。按照医生要求,他办理了住院手续,留院观察治疗。
得知疫情突如其来的消息后,他悄悄回到村里,开始张罗核酸检测。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张克木背部的衣服都湿透了。他坐下喝了口水,又召集大家一起核对当天核酸检测登记数据,接着又把第二天的工作分好,医院挂水。“我是一名党员、一名支部书记,组织把我安排在这个岗位,我就要对村里的百姓负责。”张克木说。
在核酸检测一线,“天使白、志愿红、橄榄绿、公安蓝”都是“战袍”,“黄马甲、环卫装、快递服、安全帽”下都是“战士”。全市医疗机构、医院以及省内外兄弟城市的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10多万志愿者众志成城,做好核酸检测。
7月27日,由于负责的辖区内出现一例确诊病例,顾不上台风“烟花”带来的倾盆大雨,江宁区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副科长杨娟,立即带队出发,为多名居民采样,宁愿自己被雨水淋湿,也要紧紧护住采样管,“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第一轮检测时,所有医务人员几乎30多个小时没合眼,‘没关系,我不累’是大家讲得最多的一句话。”
在医护人员身边,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格外亮眼。在高淳区漆桥街道双游村的各个采样点,9名大学生志愿者夜以继日在现场引导登记、维持秩序,马雯琦就是其中一位。她告诉记者,这支志愿者队伍本来是为公益暑托班服务的,疫情发生后,他们立即从暑托班奔赴疫情防控现场,分散到各个检测点,“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尽己所能为家乡做一点贡献,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城乡街头巷尾,广大市民也在用实际行动响应“应检尽检”号召。接到第一轮核酸检测的通知后,溧水区白马镇94岁的何生发挨个通知家人。第二天刚吃完早饭,他就领着全家六口人主动到大树下村检测点,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线距离,有序排队。
7月30日下午,在浦口区永宁街道永宁小学核酸检测点,来自永宁社区的村民们坐在椅子上排队等候检测。永宁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伟介绍,原本村里要为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安排上门检测,但大家纷纷表示不能给村里添麻烦,而是让家人送到检测点,“无法为疫情防控做点什么,但我们积极配合核酸检测,也是为疫情防控出力。”
C科技助力,有序推进
80多家检测机构核酸单管检测能力
超过70万份/天
“请大家戴好口罩,有序排队,间隔一米,提前准备好健康码、身份证……”8月9日上午,在雨花台区软件谷核酸检测采样点,圆滚滚的机器人“志愿者”沿着设定好的路线来回巡逻,循环播报核酸检测注意事项,缓解了志愿者值勤防疫的压力。
现场,居民被分为10人一组,样本采集工作有序进行。据悉,全市核酸检测采取的是高风险地区1:1单检,中风险地区1:5混检,低风险地区1:10混检。在大范围、大面积筛查时,这种方式能够提升核酸采样效率。
快速采样,更要快出结果。疫情发生以来,南京80多家具备新冠病毒检测资质的机构高速运转。玄武区疾控中心检验科科长钱海峰介绍,两组检测人员利用前一批样本机器诊断的等待时间,提前准备下一批样本检验时需要的试剂,待下一批样本送检后“无缝对接”,以此检测时间可节省近50%。
7月24日,“气膜版”核酸检测“火眼”实验室开始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搭建,首批2套6舱硬气膜实验室6小时完成。7月25日,另外15舱软气膜以及2套6舱硬气膜实验室,仅耗时9小时。参与建设并提供技术支持的华大基因公司交付中心生产支撑总监陈戊荣介绍,“火眼”实验室搭载了多款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抗疫“黑科技”,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其中,MGISP-NE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仪,能够有效助力病毒核酸提取,单机日检测通量高达例。“实验室日检测通量可达20万单管,若采用‘10混1’混采技术,每日最高可检测万人份核酸样本。”
8月8日,一件件核酸样本从四面八方被送至位于江北新区青奥体育公园内的气膜实验室。作为全市最大的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南京金域医学检验所原有的中心实验室,单日产能为7万管。
“气膜实验室最大的特点是机动性强,能够快速搭建,同时又能满足较大规模的筛检需求。”现场负责人、金域医学集团副总裁李慧源介绍,除了6组气膜实验室,他们还调来了7辆“猎鹰号”移动实验室,在车站等场所为市民服务。
随着“火眼”实验室、气模实验室以及南京世和基因旗下迪飞医学检验实验室等拔地而起,全市核酸单管检测能力已超过70万份/天,核酸检测结果出炉时间大幅缩短。
南报融媒体记者孙敬清李都张希于洁尘王婷婷鲁舒婷夏思宇倪缪康胡英华杜莹王怀艳邓露洁卫凌云田诗雨肖凡朱旖旎
六轮核酸检测数据
7月21日起
检测.36万人
发现病例74例
7月25日起
检测.8万人
发现病例81例
7月28日起
检测万人
发现病例61例
8月2日起
58个街道(镇)检测.9万人
发现病例11例
8月5日起
33个街道(镇)检测.3万人
发现病例4例
8月8日起
21个街道(镇)检测.3万人
发现病例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