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作为保障作业人员头部安全的关键装备,其质量合格与否显得尤为重要。自今年1月1日应急管理部颁布的《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范》强制执行以来,该规范明确规定了头部防护所使用安全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然而,《财经调查》记者在市场深入走访时,依然揭露出劣质安全帽的广泛存在。网络平台售卖劣质安全帽安全帽合格证在互联网上随意交易
在深入多个建筑工地后,《财经调查》记者揭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许多工人竟然不佩戴安全帽,或者佩戴的安全帽已超过使用期限,更有甚者,他们用所谓的“防尘帽”来冒充安全帽。在网络交易平台上,众多商家竞相推销安全帽,其价格差异显著,从低至一两元到高达几十元不等。令人困惑的是,这些价格低廉的安全帽,往往能得到商家的极力推崇,声称其性能卓越。然而,这些看似诱人的安全帽,真的能够保障工人的安全吗?一位电商商家向记者透露,其提供的安全帽每顶仅需7.2元,然而坦言这些产品无法通过正规检测。尽管如此,他们仍能向工地供货,只不过产品的重量相对较轻。另一位电商商家也向记者透露,虽然他们所售的安全帽价格低廉,且无法通过正规检测,但可以通过贴上其他达标产品的合格证来进行销售,并不会影响实际使用。在网络销售平台上,记者发现部分商家公开销售安全帽的合格证书。国标《头部防护安全帽》(GB-)详尽规定了安全帽的组成,包括帽壳、帽衬及其配件等。同时,该标准也明确提出了安全帽必须满足的基本技术性能,如冲击吸收能力和耐穿刺性。制造商在生产安全帽时,必须确保产品内侧清晰标明一系列永久标识,包括标准编号、制造厂家、生产日期、产品名称以及产品强制报废期限等。这些标识对于保障用户的安全至关重要。同时,市场上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塑料帽和防尘帽被误当作安全帽销售,以及过期近20年的安全帽仍然在售。这些情况都提醒我们,安全帽的合规性和安全性是制造商、销售商以及用户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