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复旦管院的24届毕业生,我上周末终于有机会参观了传说中的新政立院区。
记得去年还在蹭领创营面试机会进去瞄过一眼,当时整个院区还在施工,要戴安全帽的那种工地状态。
一年后,院区正式投入使用,现在的政立院区,软硬件完全齐全,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这座对标世界级商学院的新院区到底有多“绝”!
院区分布:AB楼+C楼,分区明确首先说一下院区的布局。
政立院区分为西侧的AB两栋楼和东侧的C楼,两部分之间通过天桥相连,也可以从地面国通路通行。
整个设计非常合理,既有独立空间又不失整体性。
·A楼:教学楼和项目办公室的主场地,楼内的教室设备堪称顶配,音控室、休息区一应俱全。地下还有两层停车场,便捷性满分!
·B楼:位于A楼的南侧,是图书馆和教室的所在地。
图书馆非常现代化,设有电话间和讨论区,是读书和开小组会的好去处。
·C楼:穿过B楼天桥就到C楼了,底层是一个超大的剧院,前阵子已经开始放映电影。
楼上几层目前还没有完全开发,估计未来会作为教师和博士生的办公室。
全新升级:软硬件对标国际相比管院之前的史带楼,政立院区的硬件设施和设计风格完全是“次元壁”级别的提升。
我随机走进了一间空教室,里面的设施齐全到让我以为误入了国外顶尖院校——环形布局、无讲桌的设计,配合高端音控设备,完全是为互动式教学量身定制的。
当天正好赶上EMBA面试,楼道里摆满了茶歇,瞬间让我想起在史带楼上课时的“福利时光”。
这些小细节真的能让人感受到管院对学生体验的用心。
拍照小贴士:三个角度别错过作为一个热爱拍照的“校园玩家”,新院区的设计让我忍不住拿起手机拍了不少。
以下三个拍照角度分享给大家,保证你随手出片:
·B楼2-层窗户拍A楼:透过玻璃窗,能拍到对面的A楼全貌,视野开阔又有层次感。
·C楼7层拍AB楼:站在C楼高处,金色方块顶层的设计和整个AB楼的线条感,随手一拍就是建筑大片。
·C楼高层俯瞰院区:从C楼往下看,整个院区尽收眼底,尤其是在阳光充足的天气,绝对让你忍不住发朋友圈。
管院传统:从茶歇到社交氛围
提到复旦管院,除了硬件设施,另一个让我念念不忘的就是这里的“人情味”。
比如,每次重要活动期间都会提供茶歇——从小蛋糕到饮品,样样不缺。
面试、开会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趁机放松一下。
这种注重细节的安排,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体验感,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更不用说管院一贯的国际化教学氛围。
在政立院区,每一间教室的设计、每一场活动的安排,都让我感受到复旦管院在对标世界级商学院上的用心。
未来期待:政立院区,上海新地标?从东京大学春日校区到哥大商学院,每次看到别人家的建筑设计,我都会羡慕得不行。
但现在有了政立院区,我觉得复旦管院终于“摆脱了内卷”,硬件水平不输任何国际顶尖院校。
虽然作为毕业生,可能没机会在这里上课了,但我期待有一天,这座院区会成为上海的新地标。
更希望未来有更多优秀的老师和学生加入,为这里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可能性。
结语:复旦管院,我的骄傲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教学理念,复旦管院的政立院区都刷新了我对“世界级商学院”的认知。
作为一个“管院人”,我为母校感到无比骄傲,也期待有更多人能亲身体验这里的魅力。
如果你还没来过政立院区,赶紧安排一次打卡之旅吧!相信你一定会像我一样,被这里的现代化设计和浓厚学术氛围深深折服。
最后,复旦管院时不时会有mba体验课名额公开,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