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工人和领导安全帽对比的视频热传。在视频中,两个安全帽相碰,一线工人的黄色安全帽像蛋壳一般,被直接撞碎,而另一顶红色帽子安然无恙。视频拍摄者更是直言,并没有人管“这个事情儿”。据调查,该视频首发于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者窦师傅是工地上的砌砖工。(4月17日澎湃新闻)
黄帽与红帽的实测碰撞,竟是一派以卵击石的“即视感”。不同颜色的安全帽,不同的身份阶层,这甚至还可能意味着,在意外发生之时各自不同的命运。尽管我们对于短视频截取式拍摄、选择性叙事下的信息精准性保持警惕,但有关工地安全帽质量的担忧,本身就由来已久。事实上,由于此事的触发,许多业内人士已在接力爆料,而媒体一番梳理也发现,市面上存在大量标价几块钱的安全帽在售……种种迹象都表明,粗制滥造的安全帽,很可能并不仅是偶然个案。
售价几块钱、一碰就碎的安全帽,当然不能保障安全。对此,不少工人心知肚明。关于安全帽,并非没有国家标准,只不过在工地场景下,很少有人监督此项标准是否被落实而已。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许多施工现场,一线工人的利益常常是被架空的。不少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