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的原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盔一带,厦门同安多方共创校园文明交通
TUhjnbcbe - 2025/2/7 17:33:00

■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周边交通秩序井然。李跃鹏摄

■同安区设置摩托车待行区,骑行者都戴好安全头盔。郑素描摄

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外车辆整治。朱延河摄

台海网11月11日讯据厦门晚报报道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西洋校区跨同安大道天桥建设快速推进,预计明年上半年建成投用,将为近千名师生出行提供安全通道。这是同安区大力推进校园文明交通工程的生动特写。

交通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折射出一座城市的鲜亮底色。校园文明交通,需要家校等多方共创共建。昨日,记者从同安区委文明办获悉,市公安局同安分局联合区道交办等单位,做实做深做细做透,推出“一盔一带(戴头盔系安全带)”“人车分离”“错峰出行”等特色化、精细化做法,构筑起校园交通安全的牢固防线。

硬核宣导

现场登记引导

力促“全员戴帽”

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有多名师生,上学放学高峰期,校门口及周边井然有序。学生从人行天桥上安全过街,大门口畅通有序。在重要交通点位上,不仅有来自祥平派出所、同安区城市管理局祥平中队的工作人员,还有学校领导带队的12名教师志愿者在岗,确保交通引导到位。

学校保卫科科长朱延河介绍,每天上学放学高峰期,学校派出教师志愿者值班,引导学生及家长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上下车,一段时间以来,做到了“全员戴帽”。这样的效果得益于之前推行的“现场登记引导”做法,现在家长和学生自觉佩戴安全头盔的习惯已养成,安全意识显著增强。

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是同安区办学规模最大的小学,在校生超过人,过去上学放学高峰期,校门口堵车一小时并不少见,如今这样的拥堵景象已经绝迹。“学生走南大门,车辆走西大门,人车分流,各行其道。”学校保卫科科长李跃鹏说,不仅人车分流,学校还持续探索家、校、社“三位一体”的交通安全长效机制。比如,扎实开展交通安全讲座,佩戴好安全头盔等安全出行要点宣导,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交通安全有你有我”等系列活动。

有口皆碑

家长学生点赞,校园宣传深入有效

同安二实小一年级学生陈艺锌的妈妈说,她每天用摩托车接送孩子,她和孩子都自觉佩戴安全头盔。“对安全有敬畏感,现在到校门口接送,都看不到没戴安全头盔的家长和学生了。”她补充道,学校的接送点每天不仅有老师值班,还有交警等执法人员到场,家委会成员也参加。

“同学和家长都自觉遵守交通安全规范,在宣传教育上,学校还通过组织小品表演等方式,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交通规则。”五年级学生卓洵说,平时还有交警深入校园,开展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同学们都知晓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性。

“从实处着力,目前同安各学校戴帽率高,有力护航学生出行安全。”同安区教育局保卫科负责人李志勇介绍,同安区教育局联合同安公安分局、区道交办印发《戴好安全帽,安全常相伴——年秋季开学致全区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提醒家长和孩子,驾乘摩托车、电动车出行戴好安全头盔,驾乘汽车系好安全带,“一盔一带”确保文明安全出行。

多措并举

分段错时专项整治,精准提升硬件

李志勇介绍,同安区加强校园内外交通安全管理,如各校(园)采取“分段错时”等有效措施,合理分流学生,避免校门拥堵;今年联合区道交办开展校园周边道路安全整治5次,较好地解决西柯中心小学、进修附属中学、滨城中学等校园周边交通隐患。

不仅如此,同安区一直重视校园及周边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投入。近年来,同安区先后在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阳翟小学、洪塘中学、同安职业技术学校等一批学校周边设置专用红绿灯超过10座,在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同安一中、洪塘头小学、洪塘中学、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等学校附近建设专用人行天桥近10座,不断提升硬件水平,为学生安全上学保驾护航。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盔一带,厦门同安多方共创校园文明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