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ZAAR的9月刊制作了一份特别的年度问卷调查,邀请10位中国设计师解答你们想知道的所有问题。
(完整视频文末呈现)
拿到这份调查问卷的时候,你在哪里?正在做什么?
Office,与公关部开会
你是如何定义“时尚”的?
凡是无法被定义的一切都具备成为“时尚”的可能。
设计师的职业道路上,推动你向前发展的难得机遇有哪些?
走上巴黎时装周。
作为创立了成熟的服装品牌的独立设计师,在打理各项工作时会遇到哪些不可避免的限制?
时间不够用,时间和睡眠永远无法同时满足。
售价,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你把品牌定价预设在什么范围内?它们有哪些不可被忽视的细节和优点值得匹配这个价格?
总价的范围区间是-元内,但其实主力产品的价格大概分布在-元,是对大众来说完全可以被接受的价格。MASHAMA的剪裁在穿上时会赋予女性所需的力量。
关于办秀,你认为它不可被取代的原因是什么?
秀场给观众带来的最不能被取代的,是当下直击心灵的感受。整场秀的音乐、灯光、模特甚至是气味能够让服装变得鲜活,在那一刻你的记忆是不会被磨灭的。
最令你震撼的时装发布是哪一场?吸引你的原因是?
AlexanderMcQueen秋冬系列,伴随着ThemefromSchindler’sList的音乐响起,KateMoss身着一袭白裙如鬼魅幽灵般出现,在秀场上空飘舞又马上消失,整套影像用全息投影制作,流露出了一种濒临破碎的美。这也是我心中很经典与科技感融合的“时装时刻”。
现在的时装发布不仅仅是局限于展示新季时装,更多新颖先锋的视觉效果和秀场装置也成为一场时装秀的组成部分,有人认为“过于热闹的发布方式仅仅是掀起社交媒体的狂欢,人们兴奋于眼花缭乱的形式而忽略了真正的主角——时装”,你赞同这样的观点吗?秀的形式是否应该大于衣服本身?为什么?
非常不赞同。如果只想看衣服,那就请移步去店里吧。
MASHAMA年秋冬系列后台花絮
拿到这份调查问卷的时候,你在哪里?正在做什么?
正在STUDIO里构思下个月的popup活动。
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大家热爱“时尚”的原因是什么?
和人相关的同时存在距离,带有强烈的理想化属性。
作为创立了成熟的服装品牌的独立设计师,在打理各项工作时会遇到哪些不可避免的限制?
作为一个独立设计师团队,或多或少地会将许多工作浓缩到现有团队的角色中。这就意味着在Studio中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我们在做企划和活动方案时也常常希望能够有更大的团队和更充足的预算来处理每一个环节。
售价,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你把品牌定价预设在什么范围内?它们有哪些不可被忽视的细节和优点值得匹配这个价格?
你买到的每一件可都是限量款。目前的品牌定价还是在一个相对Affordable的区间,我们在选材和细节上都会根据每个季节的主题来做特别的判断。目前的这个系列就带来了精心设计的提花面料,光是打样就用了2个月来测试出这个面料的最佳效果。
春夏系列你们还会继续以走秀的形式发布吗?关于办秀,你认为它不可被取代的原因是什么?
春夏系列目前我们在策划一个特别的形式。关于秀场我们总是会给它赋予更多的期待和属性,我们会希望它能够给观众带来对于系列主题更多方面的认知。就好比曾经我们和TUBE策划了一场在TAXX的发布会,那个场地能给人特别多元化的信息,我们在视觉上调动了新的投幕技术,结合现场的动态表演,带来更多大家对于场景和光影的感知。
现在的时装发布不仅仅是局限于展示新季时装,更多新颖先锋的视觉效果和秀场装置也成为一场时装秀的组成部分,有人认为“过于热闹的发布方式仅仅是掀起社交媒体的狂欢,人们兴奋于眼花缭乱的形式而忽略了真正的主角——时装”,你赞同这样的观点吗?秀的形式是否应该大于衣服本身?为什么?
我们认为好的秀应该传递更多时装背后的内涵,这不仅仅是哗众取宠的一种形式。更多的是一种更直接、更浸入式的感受,至少对于我们来说希望观众能通过这样的形式更能与我们产生连接。
STAFFONLY年秋冬系列后台花絮
拿到这份调查问卷的时候,你在哪里?正在做什么?
我在办公室,正在吃零食。
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大家热爱“时尚”的原因是什么?
时尚是一个和我们的身体进行紧密互动的产品,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形式。是我们对自我的一种延伸或者改造。
设计师的职业道路上,推动你向前发展的难得机遇有哪些?
在巴黎做Showroom,和连卡佛、DSM这样国际化的零售商合作。
关于办秀,你认为它不可被取代的原因是什么?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平面化。那种身临其境,看着模特穿戴好一个look,配合音乐和现场空间的立体感是无法取代的,有点类似于在家听歌和演唱会的区别吧。
最令你震撼的时装发布是哪一场?吸引你的原因是?
CommedesGarons秋冬系列,完全2D的裁剪手法,高饱和度的色彩,是我心目中最美的一个系列。想穿着去结婚的那种。
现在的时装发布不仅仅是局限于展示新季时装,更多新颖先锋的视觉效果和秀场装置也成为一场时装秀的组成部分,有人认为“过于热闹的发布方式仅仅是掀起社交媒体的狂欢,人们兴奋于眼花缭乱的形式而忽略了真正的主角——时装”,你赞同这样的观点吗?秀的形式是否应该大于衣服本身?为什么?
我不是很认同这种非此即彼的观点。
本来设计的方法论就是多种多样的,展示的方式也可以是多样化的。安静或者躁动只是不同的风格,就像有一些品牌的广告,他们甚至没有出现服装本身。
SHUSHU/TONG年秋冬系列后台花絮
拿到这份调查问卷的时候,你在哪里?正在做什么?
在工作室,准备吃午饭。
设计师的职业道路上,推动你向前发展的难得机遇有哪些?
年入围连卡佛创意集结号,开始在连卡佛售卖;入驻DoverStreetMarket,并且得到了销售上的肯定;在LABELHOOD做Presentation。
作为创立了成熟的服装品牌的独立设计师,在打理各项工作时会遇到哪些不可避免的限制?
独立设计师需要做的不只是设计,更多是还要作为管理者处理很多公司的事情,从订面料开始到生产到出货,到后期宣传,都需要和他人合作,有很多专业知识需要学习。
关于办秀,你认为它不可被取代的原因是什么?
秀可以传达到很多衣服本身没办法传达的东西,设计师这一季想表达的情绪、有意思的故事,都可以借助走秀来诠释。走秀是一个全方位的,通过模特的穿着、秀场音乐、舞台设计给观众多重感官的体验。
最令你震撼的时装发布是哪一场?吸引你的原因是?
AlexanderMcQueen年春夏系列“VOSS”,模特在一个白色的镜子屋里走秀,对着镜子表演,像一个沉浸式舞台剧或者行为艺术,但观众却可以看清楚模特在屋子里的每一个动作。这场秀真的让人很印象深刻,通过秀可以真实的感受到设计师想要传达的情绪。
现在的时装发布不仅仅是局限于展示新季时装,更多新颖先锋的视觉效果和秀场装置也成为一场时装秀的组成部分,有人认为“过于热闹的发布方式仅仅是掀起社交媒体的狂欢,人们兴奋于眼花缭乱的形式而忽略了真正的主角——时装”,你赞同这样的观点吗?秀的形式是否应该大于衣服本身?为什么?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独特的设计语言,秀是来帮助传达这个设计语言的,不论秀是否热闹,只要能把设计师自己最想传达消费者的部分传达到,就是一场成功的走秀。
SHUSHU/TONG年秋冬系列后台花絮
拿到这份调查问卷的时候,你在哪里?正在做什么?
我在上海,正在清点19秋冬大货,一一装箱准备出货时,突然收到这份问卷。
你是如何定义“时尚”的?
但是对我来说,应该就是很简单的三个字“做自己”吧!我可以自由自在地表达、思考、创作,姑且抛开商业考量,我其实就是在做我真实想做的事,并且在创造自己能说故事的舞台!其实真的蛮幸福的!
作为创立了成熟的服装品牌的独立设计师,在打理各项工作时会遇到哪些不可避免的限制?
不免俗的会遇到问题的就是如何更佳的“商业化”,因为销售数字会影响到品牌运营以及系列的研发,也当然会连带影响到种种问题,这个问题是在于你已经不是刚创立品牌的新锐设计师了!过了几季,已经没有资本让你可以继续发挥创意,所以你不积极得调整以及应战是不行的,而我想这个过程也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因为对品牌来说即使能够商业化发展也是不够的,如何永续或者超越过往的成绩一直是个课题。
关于办秀,你认为它可以被取代吗?
因为现在网络科技的发达,有时候我在想,如果不办秀的话,所有的资金可以投入开发与设计。但为什么我们要一直坚持办秀,为什么不直接在网络上发表型录,或是直接发表形象影片都可能可以达到与办秀相同的效果,却不用付出相当大的资金成本。如果说不可被取代,以现在时装产业的状况,我觉得完全可以被取代的!
最令你震撼的时装发布是哪一场?吸引你的原因是?
最震撼的大概是品牌第五季以台湾的机车文化为主题,讲述那些有梦想的追梦人。从秀场装置一座斜坡比拟的台北桥,到秀场上人手一顶联名合作的机车安全帽,再到音乐的歌词与氛围,梦想和兄弟间的扶持,让我时常想起都会停顿许久。
因为整个设计过程我们反覆的思考讨论,也把我们对于服装的憧憬都放在里面,整个系列与过往的风格有些许改变,也是有史以来发表套数最精简的一次,18人的团队谢幕的时候在巴黎全数一起出来致谢,感谢团队没日没夜的无私付出。
现在的时装发布不仅仅是局限于展示新季时装,更多新颖先锋的视觉效果和秀场装置也成为一场时装秀的组成部分,有人认为“过于热闹的发布方式仅仅是掀起社交媒体的狂欢,人们兴奋于眼花缭乱的形式而忽略了真正的主角——时装”,你赞同这样的观点吗?秀的形式是否应该大于衣服本身?为什么?
我其实可以理解这样的想法,但回到ANGUSCHIANG的品牌风格,从创立开始一直以来就是以“色彩、幽默、趣味”为定位,装置和舞台趣味,这是ANGUSCHIANG一直在对大众的传达,每一季秀场装置团队一定会精心的规划,也有常有不同的合作对象,如同装置艺术家GaryCard也是我们固定合作的对象,透过他充满幻想、童心甚至些微诡异设计风格,一起传递我们想说的故事在秀场的装置设计上,或许秀场氛围多少会略微影响“时装”本身,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同时也帮助了系列的故事完整性或甚是媒体的曝光角度。
ANGUSCHIANG年秋冬系列后台花絮
拿到这份调查问卷的时候,你在哪里?正在做什么?
机场,正在飞往上海的路上。
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大家热爱“时尚”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设计师对美的定义,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定义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设计师的职业道路上,推动你向前发展的难得机遇有哪些?
我觉得对于年轻设计师来说,比如去年的LABELHOOD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给设计师展现自己作品的平台,也提供了同行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
作为创立了服装品牌的独立设计师,在打理各项工作时会遇到哪些不可避免的限制?
对于像我们这样的新晋设计师,品牌其实还不能说成熟,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永远是一个问题。另外,当我们开始一个品牌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不是个体,而是团队。设计师也许是这个团队的灵魂,掌握着整体设计的走向,但是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让团队共同把这样的设计理念最后成型是一个挑战。
售价,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你把品牌定价预设在什么范围内?它们有哪些不可被忽视的细节和优点值得匹配这个价格?
-元是VIIIII的价格定位。作为一个品牌,设计一定是最大的亮点,在这个遍地开花的市场里,永远回归设计本质,将每一个设计细节用最完美的形式呈现是我们品牌最大的价值。
关于办秀,你认为它不可被取代的原因是什么?
我个人并不觉得走秀是一个不可取代的发布形式。当下获取信息的手段日新月异,各种新型媒体层出不穷,人们也更愿意用一种较为快速的形式获得信息。所以从这点上来说,作为新的品牌,一定要与时俱进,将资源最大化。但走秀依旧是传统发布的一个最好途径,两者未必一定要选一,但根据不同的情况会各有优势。
最令你震撼的时装发布是哪一场?吸引你的原因是?
AlexanderMcQueen春夏系列的那一场。ShalomHarlow就像音乐盒中的娃娃,而伸展台两侧的两台机器手臂,不断朝她身上喷洒黑色与黄色颜料,对我而言机械的东西总是冰冷的、计划精密的,然而喷射出的墨汁随着人体的扭动却又是毫无规则的自由的,两者形成一种强烈对立的美感。
现在的时装发布不仅仅是局限于展示新季时装,更多新颖先锋的视觉效果和秀场装置也成为一场时装秀的组成部分,有人认为“过于热闹的发布方式仅仅是掀起社交媒体的狂欢,人们兴奋于眼花缭乱的形式而忽略了真正的主角——时装”,你赞同这样的观点吗?秀的形式是否应该大于衣服本身?为什么?
我不完全赞成这样的观点,因为一场秀的根本还是“时装”,所以一切纯为了博眼球的布景都是不恰当的。但时装的背后包含了设计师灵感的来源,对设计的概念、对概念的衍生和理解,而适当的秀场效果和装置如果能够将这一切都呈现出来,whynot?
VIIIII年秋冬系列后台花絮
拿到这份调查问卷的时候,你在哪里?正在做什么?
我在上海Studio和板师讨论新系列的剪裁。
你是如何定义“时尚”的?
“不迎合”和“做自己”。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谁,才能不被左右的一种态度。
设计师的职业道路上,推动你向前发展的难得机遇有哪些?
我大二那年的暑假,纽约的Agency推荐我去纽约时装协会CFDA报名参加纽约时装周官方日程,这算是我正式进入这个圈子的机遇。
售价,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你把品牌定价预设在什么范围内?它们有哪些不可被忽视的细节和优点值得匹配这个价格?
零售价范围从-这样的区间。CALVINLUO在设计起初就会把“穿”作为一个重点之一。因此在选择面料的时候我会考虑到消费者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什么心情下穿上这件衣服。
春夏系列你们还会继续以走秀的形式发布吗?关于办秀,你认为它不可被取代的原因是什么?
当然!我觉得品牌一定要持续进行系列发布。许多设计师品牌选择在国际时装周进行发布,然而一般来说一两次试水性的发布方式很难吸引到国外媒体的兴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