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南绕城高速公路西起高峣枢纽立交,途经昆明市4个行政区域,东至大冲立交,总长25公里,承担着加强城市横向联系、服务沿线居民出行的重要任务。今年下半年,第七届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计划在昆明举办,届时南绕城高速将作为重要示范路段,一展春城的无限魅力。
6月5日,中交养护建设团队正式进场,主要任务是完成南绕城高速及沿线的给排水安装、绿地种植、路面沉降处理,并为照明、交安设施提质升级,助力实现“环境净化、交通顺畅、生态优美、舒适宜居、安宁和谐”的目标。“开场即为冲刺,说的就是我们。”现场负责人崔慧中一语中的。按照要求,路面养护必须要在8月30日前完工,留给建设者的时间满打满算也仅有86天,要确保25公里道路的提质升级任务全部完成,并非易事。“即使工期再紧张,我们以高质高效立足市场的金字招牌不能丢。”本着这样的信念,崔慧中带领团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一场工程建设硬仗即将打响。
今年暑期大面积持续性的暴雨给施工造成不小难题。抓晴天、抢阴天、战雨天,项目团队丝毫没有给天气留“面子”,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就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施工现场上总是一派忙碌的景象,苗木摇曳的沙沙声、管理指挥声与雨声交杂在一起,工人们熟练地清洗隔音屏、种植树苗,潺潺雨水落下,他们就抽空放下手里工具将粗麻手套拧干,再继续作业。“浸透雨水的手套会影响我们的作业速度。”“在雨天施工,我感觉自己像极了歌里唱的‘水手’。”工人们笑着说,倒也不埋怨这惹人厌烦的雨季。
雨天施工,尤其要注意安全问题。“在高速公路施工,要戴好安全帽,穿好反光背心,注意施工标志牌和锥桶的摆放。”安全员杨强博正在进行班前安全交底。越是工期紧,就越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在护栏施工高峰期,南绕城高速的单车道封闭长度达10公里,为了确保作业面不交叉,保障施工安全,项目团队合理规划,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设置警示区、缓冲区、作业区,做好现场保通措施,得到了当地路政、交警部门的肯定。
偶遇难得一见的晴天,必然少不了高原紫外线的“光顾”。按照要求,沿线的所有护栏都必须重新刷漆,清洗、刮腻子、底漆、中间漆、面漆,每道工序都不能落下。云贵高原的超强紫外线可谓是“远近驰名”,虽然项目部提前为养护人员准备了冰袖、围巾等防晒用品,但再严密的防护也难逃无孔不入的紫外线的照射。在路面和高边坡作业,养护人员一个个被晒得黑黢黢,现场技术员张猛是众多“小黑脸”中的一员,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在负责的路段上进行巡查抽检,平均每天他都需要走上15至20公里的路程。对于路面上每个位置的对应工序,张猛都烂熟于心。
南绕城高速西段高峣立交至周家村收费站白天车流量大,易形成阻塞,该路段只能选择在夜里10点至早晨6点间集中施工。“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也坚决不能让工程质量打折扣。”崔慧中在周例会上说。项目团队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了夜间施工小组,全力抢抓工期,保证沿线施工进度持续推进,即便在夜里,奋战犹酣的火热场面也已成为常态。随着进度不断推进,道路两旁的植被越来越密,声屏障越来越洁净,南绕城高速的路况可谓是“三天一小变,五天一大变”。
8月底,养护团队圆满完成了任务。南绕城高速道路两旁的绿植郁郁葱葱,车辆在干净整洁的路面飞驰而过,目光所及之处尽显美好,已然成为春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来源
中交养护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点击图片
回顾精彩内容
原标题:《用86天为道路换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