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的原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广南站的意外与幸运电网管控模
TUhjnbcbe - 2024/10/19 17:19:00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

“老实说,我之前没见过龙卷风。”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千伏广南巡维中心副站长李小强从没料到,人生第一次亲历龙卷风的威力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年10月4号下午,坐在值班长办公室里的他,听到风从窗缝里猛烈地吹进来:“??声音越来越大,??像一列火车朝我开来。当我站起身走到窗边时,就看到天上有很多东西在飞。”随后,整个站陷入一片黑暗。

“彩虹”强台风造成了广州历史上少有的千伏变电站全站失压,海珠、番禺部分地区用电受到影响。当时,坐守广南站的李小强和同事们已经无能为力。然而4个小时后,95%停电用户恢复用电,5个小时后,40.9万户全部恢复供电。

这就是广州电网调度集中调控快速复电在发挥作用。面对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电网规模的快速扩张,广州供电局探索形成了“集中调控、主配协同、营配联动、快速响应”的特大型城市电网管控模式,为广州这座生机活力的城市,提供更安全可靠的供电和更专业优质的服务。

定风波,电网集中管控助力跨越“彩虹”

广南站是广州千伏电网南部重要节点,它东连沙角电厂,西接千伏顺德站,通过千伏线路向广州中心城区供电。这一重要地位,决定它生来不凡。

老师傅陈锦祥是广南站开站验收团队的领头人。据他介绍,那时很多变电站的设备,都不支持远程操作,而广南站的自动化率却已经非常高了。“那个时候,老百姓对供电可靠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就考虑如何采用最好的设备。”?据李小强介绍,广南站的设计,在当时就代表着高水平。?

面对新设备和新技术,验收团队提前参加集中培训,对着图纸一张一张学习。“当时我们的验收方案启用了‘表单化’,这在全省是最先进的。每一个验收都有一个方案,并制定具体的表单,当时这种验收方案还未在全省推开,是独一无二的。”

但是,谁也没想到,广南站能在行业外出名,完全是因为一场“意外”。年国庆期间,“彩虹”强台风突袭广州电网,番禺区南村突发龙卷风,造成千伏广南站全站失压。

“?天空上飘着棉被、铁皮,?当它们掉到带电设备上时,爆发出肉眼可见的火花,??接下来整个站全黑,?警报声响起。”面对这种情况,李小强已经来不及打字,直接发语音汇报了情况,并申请?应急发电车支援。

随后的事情,很多媒体都报道过:在抗风复电的过程中,广州供电局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广州速度”。

天灾是意外,幸运的是,它发生在年10月份。那时,广州供电局特大型城市电网管控模式已经建立起来。在广南站故障后,广州电网各方协同、快速响应,调控员远方操作和控制设备,实现了快速复电。

“以前变电站各自为政,只有人坐在变电站的主控室里面才知道站内发生了什么事情。”据李小强介绍,为了提高电网生产运行效能和客户服务水平,,广州供电局开展调控一体化建设,电网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增加远方遥控功能,当电网遇到故障停电,调度端可及时掌握故障情况并通过远方遥控快速复电。到目前为止,广州电网已经常态化运用程序化操作,不但日常操作极大解放了人力,电网故障快速复电也更加有保障了。

“历劫”后,管理效率也要提速

李小强头戴的安全帽,上面不仅写着他的名字,还有血型,并且标注着帽子的使用有效期。

经历彩虹事件的千伏广南变电站,在第二年开始全力推进精益化建设,全员参与、率先推行7S+活动。大范围使用可视化管理,对工器具室、办公场所、设备场地等实行定制管理。

“原来的工器具?摆放很杂乱,??螺丝刀和?扳手经常放在一起。现在不仅要分开,还要各归各位。在备用材料的库存管理上,我们会用?红、黄、绿去标识。?达到红线时,就表明存量不足,需要补充了。?”

精益化管理提高了事故处理的效率。年广南站千伏HGIS设备防爆膜在运行中破裂,随时存在威胁南方电网主网架安全。广南站值班人员凭借娴熟的技能水平,迅速准确处理,仅用13分钟成功隔离故障,比同类型事故处理时间少77.2%。

时间来到年,广南站参评南方电网5星班组成功,实现了班组的规范化建设。“看似只差了一个星,但不论是对计划执行力度、操作合格率、供电质量、设备维护等指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检验为例,如果上一次检验日期是10月1号,那么下一次检验就坚决不能超过11月1号。?

规范管理更是要贯穿始终。一个小小的端子套,在它要接入金属时,为了标识导线的作用,就要打印一个小胶套。“以前随便你打,但随着?班组运作管理要求和标准的提升,我们专门出台了端子套的规范化管理。细致到打印时上面要由几个字母组成都有要求,?而且是中文一套,英文一套。”

从4星到5星跃升的过程中,班组要攻克的难题其实并不是硬件。“规范化运作提出的要求,更多的是针对人?,以及执行力。”但熬过去之后,班组的管理就进入了良性循环。“我们的工作面貌和工作效率都发生了变化。”李小强说,今年他们还会继续??参评五星级班组,将广南站的高标准运作保持下去。

新时代,变电站更要数字化“变身”

在设计建设时就有着高起点的广南站,如今也迈入了智能化运维时代。

“简单来说就是说用智能设备替代人工。”目前,负责室外设备的机器人,可以去到设备现场,对常用指标进行检测,如温度、气压等。在恶劣天气下,它的优势格外明显。“机器人刚刚试运行没多久,我们就有一条22万伏线路跳闸。当时下着大雨,电闪雷鸣,人员很难去到现场。”有着“铜头铁壁”的机器人却不怕这些,可以直接到故障设备近处进行外观检查,通过红外测温,了解设备的异常。

除了这个负责户外设备的机器人,站里继保室还有一个负责内部设备的小家伙。当继保室的天花板安装好轨道后,它也可以在房间里跑来跑去了。

而比机器人在变电站的应用,更让人觉着“稀奇”的是数字化变电站的出现。在南沙区大岗镇境内,一座千伏重基站,已经成为支撑自贸区发展建设的重要电力支点。据介绍,数字化变电站是指由智能化一次设备(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构建,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

一般无人值守变电站在发生况状时时会自动跳闸,待运维人员到站后,再检查并合闸。而重基站的设备拥有自动化线路自愈功能,让平均隔离故障并恢复非故障区域送电时间由小时级压缩到3分钟以内,下降超过90%。相比起传统故障抢修至少6人才能完成故障隔离的情况,自愈线路完全能自主执行,无需耗费人力。

重基站的投产,标志着广州供电局在智能电网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在减轻了运行人员工作量、增强了电网稳定性的同时,助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南站的意外与幸运电网管控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