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市手工业管理局在大渡口开办了一个塑料制品厂,属集体所有制企业,有职工11人,不久遭火灾焚毁。
同年,市翻胎厂的职工家属筹建了一个“五七”鞋厂,利用废旧轮胎皮生产橡胶草鞋。第二年购置了简易设备,生产塑料鞋底、塑料凉鞋及塑料底布鞋。
年,市翻胎厂(后来的橡胶厂)建立了塑料车间,主要生产火车刹车用塑料闸瓦,后因产品滞销转产再生胶、钙塑制品。年这个车间改名为塑料一厂,但仍作为橡胶厂的一个车间,未实行独立核算,不久划归市塑料公司管理。
攀枝花塑料制品工业整体起步较晚,以上3个厂就是全市兴办较早的塑料制品工业。
年,市汽车运输公司二队在西区清香坪建立了综合厂,主要生产汽车尼龙衬套和聚乙烯塑料管。
年,十九冶电装公司在东区弄弄坪建立塑料厂,生产各种塑料制品。
年,矿务局建立了宝鼎塑料厂,主要生产小安全帽。
年,为了拓宽塑料产品领域,经省计经委和省外贸部门批复同意,以补偿贸易方式,从意大利引进塑料编织袋生产线(多万美元),筹建市塑料编织袋厂,经派专人赴意大利考察,并签订由意大利提供设备和技术合同,年7月开始筹建。这个厂共投资万元,资金依靠银行贷款和自筹,另有外汇贷款.5万元。引进的编织袋成套设备29台(组),包括抽丝机、圆织机、编布机、制袋机等,由意方派人帮助厂里安装调试生产。后来发现价值23万美元的制袋机不过关,不能使用,生产无法正常运行,向意方索赔退货,但无结果。
年,市校办企业公司在仁和区新华乡建立了塑料包装厂,主要生产各种聚氯乙烯薄膜,年产能力吨。
年成立渡口市塑料工业公司。
到年,全市有6家集体所有制塑料制品企业,各种塑料制品生产能力达吨,实际产量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