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的原因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说明GBT138612022和GB64
TUhjnbcbe - 2024/10/7 16:52:00

今天对照双重预防机制的风险分级又分别仔细看了《GB/T-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和《GB-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对这两个标准有一些新的认识,汇总如下:

一、目的不同

《GB/T-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供事前,风险分析期间,查找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时使用;《GB-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供事后,对事故进行分类以及查找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时使用;

二、事故原因包含范围不同

《GB/T-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不仅包括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也包括间接原因;《GB-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只列明了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只是为了事故的分类,不包括此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三、在风险分析中的作用不同

1、GB/T-用于危险源辨识

用列举的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对作业步骤可能的危险潜在事件进行引导;为危险源辨识提供支持;危险源举例:登高的人;泄漏的乙炔;湿滑的室外地面。

2、GB-86用于风险事件造成的后果分类

可能发生的潜在事件导致的后果提供依据;后果分类举例:登高的人掉下来造成高处坠落;不受控制的乙炔遇火源造成火灾或其他爆炸、在湿滑的地面上跌倒造成其他伤害等。

四、关于“危险源”的不同意见

公司有不少人提出各种各样对危险源的辨识依据,且争论不休,其实个人认为没有必要,为什么呢?

登高作业举例:——个人是依据“人的因素”: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因人在高处具有势能所以人登高此行为有危险;——有人是依据“人的因素”:违章作业;因登高作业在国家或企业都是有控制程序的,所以违章作业就是危险源;——有人是依据“环境因素”:室内梯架缺陷或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等;因缺陷导致防护失效,可能造成高处有势能的人跌落。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虽然角度不同,但都能分析出有人在高处作业,具有势能,所以其并不妨碍最后控制措施的完善,即安全带、安全帽等。个人比较偏向于“违章作业”这个分类,其实你也可以说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都要,这也是可以的。

不用纠结到底应该从哪一个角度进行风险分析,找出危险源。一个公司或一个地区只要统一,在相关法规标准规定的范围内,把自己选择的方法用好、用到位,能对安全生产提供帮助就都可以。

1
查看完整版本: 说明GBT138612022和GB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