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大图:沈阳高新区。资料图片小图:位于沈阳高新区的沈阳创新天地。资料图片
“从确定办公厂房位置,提供装修方案,到拎包入住千级、万级超净间,只用了3个月时间。”在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沈阳高新区)中日产业园,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东明向记者说,团队科研成果很快在沈阳落地转化,成立了辽宁冷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其温控器件月产能已突破30万枚。
年成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年6月重组后的沈阳高新区,“创新引擎”动力足。区域内一大批科技型企业迅速成长,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年,沈阳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注册家,总数达到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家,总数达到家。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强势突破,沈阳高新区在振兴发展的新征程上,蕴蓄、释放出强劲动能。
优化营商环境——
跑出深化改革“加速度”
在沈阳高新区政务服务平台“浑南会客厅”,一张圆桌格外引人注目——贴有“区行政审批局”的透明玻璃罩下,整齐摆放着25枚曾经使用过的审批用章。
年8月,沈阳高新区将15个职能部门的25枚审批用章全部封存,代之以“一枚印章管审批”,即涉企审批事项项,只需加盖“行政审批专用章”一章即可办妥。同时,承载“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服务平台——“浑南会客厅”正式启用。
封存25枚印章,锁定的是企业“办事难”、项目推进慢等症结背后深层次的问题。“以前跑一个工程手续,需要走发改立项、规划审批、施工审批以及质量备案、安全备案等一系列环节,涉及10多个部门。”浑南区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周洁说,“‘一枚印章管审批’模式下,所有相关部门都集中到‘浑南会客厅’,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审批事项整合和缩减,最大限度节省企业办事的各方面成本。”
取消排队叫号,让审批人员与企业以会客的形式面对面交流,所有事项按“一件事”模式提供全科、全流程无差别综合受理服务……“浑南会客厅”改变固有的行政审批大厅运行模式,在国内首创“围坐交流”“全程领办”的服务模式。“真正地实现了‘会客厅’外无审批、审批局外无盖章。”周洁说。
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审批变得越来越便捷。如今,扫描“审批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