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的高速公路和高铁建设蓬勃发展,工程进展迅猛,尤其在盾构机设备的应用下,甚至只需几个人的管理便可快速完成数公里的穿山隧道,这样的速度着实令人震撼。这一切让我回想起了60至70年代我们工程兵艰难的施工环境。当时,工程兵的国防设施建设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开凿山洞,然而当时的工作条件和装备,与如今先进的盾构设备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于年12月从湖北省广济县(现武穴市)入伍,经过新兵连三个月的训练后,于年正式被分配至工程兵51师团九连。当年,九连并无战备施工任务,团部为了培养我们这批新兵的技能,特意要求九连从新兵中选拔4名战士,随同一营前往京郊总参部队所在地执行国防施工任务。我便是被连队派遣前往这个工地,并在那里度过了半年时间,初步熟悉了工程开挖和背复等基本流程,经历了工作环境的艰辛,也深切感受到了战友间深厚的情谊。
四月初,一营的4个连队全部抵达工地,同时进行施工,分为两个进出口,各负责一个洞口的开挖和背复工作。工程开工后,日夜不停,实行24小时分三班倒的施工制度。我被分配至三连八班,班长是来自河北的一个和蔼的人,全班共有12人。开工的第一天,排长就让我们八班负责打风钻的任务。班长看我身材娇小,又是一名新兵,心疼我不忍让我去做风钻手,于是让我先担任安全员。安全员的工作是在现场(也称为撑子面)观察撑子面的情况,专心留意顶部岩石的变化,如有异状立即通知班长和排长处理。而风钻手则是最辛苦、最累、最脏的工作。风钻工:辛勤而危险的工作在军队中,有一项被称为风钻工作的任务,却是一项极为辛苦、危险的工作。首先,风钻工作是最脏的工作之一。在完成一班工作后,工人的脸上被泥水粘满,整个人都几乎被泥水覆盖。其次,风钻工作也是最累的工作之一。
一名工人通常需要同时操作两到三部风钻,每班工作要打十几个深度约1.5米的孔,才能完成任务。此外,风钻工作也是最危险的工作之一。完成砲眼的钻孔后,还需要有专人安放炸药,处理故障,否则就会发生事故。同时,风钻工作对身体伤害也是极大的,长期吸入粉尘会对肺部造成伤害。然而,即使面临如此辛苦和危险的工作,班长和士兵们也毫无怨言,每个人都默默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三连八班的半年培训期间,曾经经历过三次危险事件,而幸运的是这些事件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其中,一次亚砲事故曾让人们提心吊胆。班长与一名战士一起安放电雷管并按下起爆按钮后,砲响了,幸好只是电雷管出了质量问题,导线接触不良,所幸是一场虚惊。但后来的一次出水事故却差点夺去人的生命。一天晚班时,当风钻手高某某将一个孔快要打完时,突然发现不妙,清流顺着砲眼往外涌,幸好班长及时发现并下令撤离,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风钻工作虽然辛苦危险,但在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中,每个人都互相依赖,紧密合作。他们的默契配合和冷静应对,让他们在面对危险时能够及时处理并避免事故的发生。这些军人不仅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团队精神,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在洞内堆积了石块后,张姓战士正准备拔出工作中的炮,不料来不及躲开,被班长及时拉了出来。当我们到达洞内的另一个高地时,洞内已被水淹没。由于坑道中间较高,两个出口较低,水源还未贯通时,水流迅速朝着洞口涌出。幸运的是,在排长的指挥下,我们在场的其他人员成功逃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只有两人在逃生过程中摔倒,其中一人的腿擦伤,幸亏有其他人的帮助,才得以逃生。这股暗流持续了三天后便不再涌出。技术人员分析认为,这并不是暗河,而是岩层中的积水。庆幸的是,如果是暗河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不仅会有人员伤亡,工程也将面临失败。另一次意外发生在一个石块掉落的情况,石块砸坏了一个战士头上的安全帽。
这位战士名叫小张,正推着车运送石块。那天上午,当我和小张离开洞口大约20米时,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抬头一看,发现是小张的头被砸中。碎片并不大,大约半斤重,击碎了他头上的安全帽。幸运的是,由于戴着安全帽,他只是被震到,并没有受伤。回想起这次意外,小张心有余悸,如果当时没有戴安全帽会发生什么后果呢?考虑到坑道拱顶离人头有两米多高,半斤重的石片砸中头部将是致命的。坑道施工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处处充满风险与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意外。有人说,工程兵是一支非常辛苦的部队,这话不假,铁道兵也同样如此。作为一名军人,艰苦是难免的,虽然当时很辛苦,但回想起那些岁月,心中充满了快乐和不舍。曾经一起作战的工程兵和铁道兵们,你们还记得那些岁月吗?(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