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有一群身穿红色或深蓝色工服、头戴安全帽的后勤维修人员,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冰天雪地,哪里有故障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需求他们就向哪里奔跑。他们常常灰头土脸、满身油污,保障的是医疗工作正常运转;他们常常日晒雨淋、汗流浃背,为的是临床一线治病救人没有后顾之忧。
今年5月25日,医院供水系统北门主管线阀门损坏,造成水压降低、流量变小,特别是5号楼高层病区无法正常用水,科室和患者都很着急。后勤保障部调度得知情况后,立即派维修人员前往查看。经过认真排查,很快找到失压部位,报告后勤保障部领导后立即组织人员挖开1米多深的地层,暴露供水管线,找到发生故障的总阀门。为了减少因停水给患者带来的不便,他们决定在夜间用水较少的时候抢修。经过前期准备,在施工现场拉上了临时照明线,于晚上21点开始停水施工,拆除失去作用的防倒流器和计量表,采取管道直连方式供水。经过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在凌晨3点实现正常供水,比原计划提前了2个小时。
6月25日中午,放射科DR室突然跳闸停电,调度接报后迅速派电工现场处置。经排查发现配电室至DR室之间电缆短路,紧急购置电缆,后勤保障部管理人员和维修电工冒着配电室高温连续作业,挥汗如雨,很快将60多米电缆全部敷设完成,恢复DR室正常供电。
今年上半年濮阳市两次发生输入性新冠疫情,给医院正常工作带来很大影响,门诊诊区、耳鼻喉病区、心内科病区等因密接、次密接导致封控停诊。后勤保障部紧急安排对封控区进行消杀,确保封控区内医护人员和患者、陪护人员的生活保障和日用品的供应,维修队按封控要求,加班加点及时对红、黄码病区施工改造,保障了封控区疫情防控规范有序。
入汛以来,濮阳市气象灾害防御及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多次启动重大气象灾害IV级应急响应,后勤保障部根据院防汛抢险应急领导小组部署,迅速开展应急准备工作,连夜组织抗洪抢险小组开展全院巡查,保证建筑物雨水管道楼顶排水顺畅和广告牌、宣传栏和重要设备间安全,后勤保障部还成立了15人的防汛抢险突击队,两人一组分解任务,抢险队员手机24小时开机,一有汛情立即投入应急抢险。为保证安全度汛,后勤保障部在汛期到来前联系濮阳市房屋鉴定中心对6号楼、9号楼、10号楼等老旧建筑物进行了房屋安全质量鉴定,确保医疗用房安全可靠。对院区内18部电梯基坑及屋面防水进行检查,发现8号楼电梯基坑内有漏水现象,及时进行防水处理。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门诊楼楼顶废弃隔热板㎡,对院内个污水井、54个雨水井、7个化粪池提前进行清掏、疏通,保障雨水、污水管线畅通。购置高压绝缘手套、绝缘胶靴、高压绝缘棒、温度测试枪、强光手提灯、高低压验电器、安全帽、W充电式工作灯等应急物资,给院区4个变压器及室外空调机组等重点设备搭设的彩钢围挡进行维修,防止汛期雨水倒灌对设备造成破坏。放射科核医院地势较低洼处,为保障机组正常运行,他们在设备机房北侧砖砌一道45米防洪墙。对门急诊地下室及五号楼地下室去年漏水区域进行安检,发现漏水点及时进行防水加固处理。
医院运营的基础性工作,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粮足草丰,战无不胜”。但是对于一家建院40医院来说,做好后勤保障,尤其是做好水电气暖和各种设施的运维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后勤保障部维修人员牢固树立“一切为了患者,一切为了临床”服务理念,以主人翁责任感坚守在苦脏累险岗位,用他们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转。
撰稿:王飞
编辑:司民权
审稿:李凤和
组稿:马培玉周珂刘社峰纪威王学康郭松达胡长川王晨韩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