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安全带本身能识别的面就窄,再加上在AI盒子这种边缘计算、轻量化部署、算力固化的产品上,要想达到好的使用效果,在使用环境上就会有一定的要求。
那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智慧工地中的安全带检测在AI盒子中需要什么环境下才能识别率高?相对应的工勘要求:
1场景工勘指导
1.1安全背带检测
1.1.1总体要求
首先我们来说说总的要求:
看完总体要求,我们分项细细来看
1.1.2安全背带样例
我们先来看看哪种穿搭是正确的,哪种是不符合要求的。
看看符合要求的是哪些:
符合样例:
符合(绿色反光衣+红色安全背带)
符合(绿色反光衣+橙色安全背带)
看完符合要求的,就要看不符合要求的:
不符合样例
不符合(灰色背心+灰色安全背带)
不符合(绿色反光衣+灰色安全背带)
其实符合不符合要求,关键在于衣服与安全带颜色的反差,不能衣服跟安全带的颜色相近,另外就是安全带的颜色要鲜艳一点,不然人眼看着都费力,就别指定机器能识别到了。
看完样式看环境,我们来看看哪些环境适合安全带的检测。
先来看看室内环境吧:
1.1.3室内推荐场景
空旷简洁
人员较少
室内环境相对来说还好点,不要在摆一堆乱七八糟东西的环境下去检测就行
看完室内看室外场景
1.1.4室外推荐场景
视野开阔、街道干净
场景清晰、干扰少
室外环境相对复杂很多,一个原则就是干扰越少越好,干扰的话就包括物体、人员、颜色,尤其是颜色了,65829791(VX)如果万花丛中要检测出安全带就别指望了。
看了能行的场景,就会有不行的场景了,下面看看禁止使用的场景:
1.1.5禁止使用场景
禁止使用的场景其实挺多的,下面就列举几种:
遮挡
人员密集移动或滞留
红外
强逆光
其实禁止使用的场景无非也是几个原则,看得清,干扰少,颜色分明,总之人眼看着一目了然,机器才能识别,目前人工智能只能代替人类做重复、简单的劳动,要想它比人类还聪明还得等以后的发展
关于智慧工地各种算法的探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一起讨论,比如安全帽能识别多少种颜色和款式?反光衣又有哪几种款式?智慧工地中各种警示提醒声音怎么传递到施工现场去?怎么与人脸识别想结合,违规后识别到具体人员,欢迎大家一起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