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趟繁忙的地铁
穿行在城市中
已成为人们主要出行方式之一
据数据统计
截至年4月
全国(不含港澳台)共有45个城市
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条
运营里程.9公里
从清晨开始
城市中的地铁
不间断地运营直至深夜
而你知道吗?
在深夜以后,有这样一群
为地铁的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今天
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故事
01
一个“地铁医生”的故事
医生我们都不陌生,他们守护着我们的健康。而地铁“医生”呢?
为了保证地铁安全平稳运行,有一群人不管白天黑夜,默默地审视着地铁列车的每一个零部件,保障车辆安全运行,他们就是地铁车辆检修工。地铁每一分钟安全运行的背后,都离不开他们的努力与付出。
在哈尔滨地铁运营分公司车辆基地,当忙碌了一天的地铁返回基地,地铁车辆检修工就要上岗了。高大宽敞的检修车间里灯火通明,在一条条深近2米的沟槽上,停放着地铁列车,尹建男钻入车底的沟槽,先摇一摇车头部位的车钩是否松动,随后打开电筒,一路仰面仔细查看,不时用手摸摸螺栓紧固件有没有松脱、听听空气管路是否漏气、查检减震器是否漏油……“地铁列车需要查看的细节‘累以千计’,仅制动、牵引在内的重要部件就有百余项。”尹建男说,日常检修一辆列车需要一组2到3人,大约半个小时完成。车上要检查司机室和车厢。车底设备集中,每一个动作都要谨慎小心。然后还要沿列车两侧,从车轮是否擦伤,到类似“刹车片”的闸瓦是否磨损,都要仔细探查。
年,尹建男加入哈尔滨地铁集团运营分公司检修中心。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开始了与地铁为伴过春节的日子。尹建男说,当晚他和工班10名同事一起对10余辆列车进行全面检修。一辆列车长米,正常情况下,检修完一辆列车差不多要走近1公里路,一晚上下来要走上10公里。“现在已经习惯了和工班的兄弟一起过除夕,虽然今年过年我也没能回家与家人团圆,但是为了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想想也值了。”尹建男笑着说。
02
地铁“深夜暴走族”
深夜,地铁轨道检修工开始了“暴走”检修。
深夜11点,随着末班车进站,福州地铁一整天的运营正式结束,这座城市也从忙碌喧嚣渐入寂静。但此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上反光衣,戴好安全帽,拿好工具箱,前往检修地点,准备开启一天的工作。他们,就是地铁轨道检修工。
轨道是机车运行的基础,直接支撑着电客车的车轮,并引导其运行。轨道几何尺寸正确与否,对电客车的安全运行、乘客的乘坐舒适度、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养护成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快速采集线路的轨距、水平、高低、轨向等技术参数,对线路设备状态做出科学与精准的评定,线路检修工采用先进的轨道检查仪对线路进行平推检查。地铁钢轨每天经过上百列电客车碾压,其轨道几何尺寸会发生“润物细无声”般的变化。线路检修工通过使用轨道检查仪检测和手工复核检查的方法,严格按照线路几何尺寸检测周期对轨道进行“体检”,不放过每一寸钢轨和每一个超限参数的可疑之处。
“探伤仪2台,轨检仪1台、头灯5个……”凌晨12点10分,福州地铁集团运营分公司维修中心工建车间综合工班在施工地点准时进入隧道。在进入隧道前,综合工班工班长冯智将所有人携带的物品进行清点,并一一记录在本子上。这是每次作业前后必经的程序,带了多少工具进去,都得一件不少再带出来,目的是防止随身物品遗留在线路上,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
检查完所有物品后,冯智和同事们推着80多斤重的轨检仪,拿着轨距尺和检查记录本,开始了当天的工作——线路几何尺寸检查。黑漆漆的隧道里,轨检仪的滑轮经过每一寸钢轨时他们都聚精会神、谨慎评判,生怕有半点闪失。在平推检测过程中,他们需要集中精力紧盯轨道检查仪,检测每一处轨道的数据,专注每一毫米的数据精度。
来回7公里的路程,白天地铁列车7分钟之内就能走完,晚上轨道检修工徒步平推检测要走上3个多小时。幽邃的隧道内闷热潮湿,检修工人们也湿透了衣服。隧道内,除了工具的碰撞声,就是大家低声交谈的报数据声,时间不知不觉到了凌晨4点,检查人员终于检查完施工区间。拭去脸上的汗水,冯智招呼大家清点物品准备出轨行区。检测工作结束后,工人们还要负责分析校核数据,评定轨道质量,整理超限处所,书写检测报告。
“年轻人晚上可能会聚餐、喝酒、撸串、泡吧,或者陪女朋友逛街,但是这些我们都做不到。”冯智说,与许多年轻人不同,他们的黑夜属于寂静悠长的地铁隧道,而他们的白天必须用来补眠,只为以饱满的精神迎接下一个夜晚。
来源
黑龙江日报福建日报
策划
常亮翟永威
责编
翟永威
作者/来源:交通运输部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