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的原因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1小时65元,共享单车我骑不起了
TUhjnbcbe - 2023/6/24 20:55:00

作者

土卫六

编辑

刘车仔

题图

图虫创意

最近,“共享单车涨到1小时6.5元”上了微博热搜。

新周刊发起的投票,绝大多数网友表示“果断放弃”。

在上海,滴滴青桔(经典版)收费标准为前15分钟1.5元,此后每10分钟收费1元,实际骑行1小时的收费为4.5元,并非热搜所说6.5元。

乍一看,这个价格似乎并不高。如果只是下了地铁解决“最后一公里”,一般15分钟内可以到达,只需花费1.5元,但如果你还不知道这个收费标准,企图从家里骑车到公司去上班,那很有可能在下车的时候感到一阵肉痛,发出“还不如坐地铁”的感慨。

以广州地铁3号线“广州东-机场北”为例,单程用时接近1小时,车费为7元。共享单车费率已经接近地铁价格。如果跟公交相比,则已经远超公交。

共享单车又涨价,人们已经麻了?

通常,很少有人一次骑共享单车能达到1小时。大多数人只是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步行难题,目前一般两三公里的路程,单次只需要1.5元,尚在可接受范围内。

如果高频骑行,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成本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目前市占率最高的三家共享单车品牌美团、哈啰和青桔,骑行90天的套餐费用分别为49元、43.8元、35元,这是当前的“”促销价,按划线价(原价)计算,这些数字分别是90元、90元和75元。

划线价一般不会真正执行,只是不同时期“打折力度”不同,让你感觉时刻都有优惠,即使这次“优惠”比上次少了也似乎没有什么。

“彩虹大战”之后,价格贵多了。(图/微博视频截图)

即便按照目前促销的价格,一年下来也要花将近元。在电商平台上搜索“自行车”,许多品牌的价格都在一辆多元附近。

骑共享单车一年的钱,差不多快能买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了。更何况,不知道价格会涨成什么样。

共享单车问世之初,以其便利性和亲民性,赢得了许多用户的支持。当时30天包月卡,最低价格只要0.8元。8毛钱,基本上连一根雪糕都买不到。但你可以骑一个月的共享单车。

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样的价格显然不会延续很久。电影票网售市场、网约车市场、共享充电宝市场也经历过类似的“白菜价”时期:投资方疯狂补贴、运营方疯狂拉新、消费者疯狂薅羊毛。

当补贴不再,价格开始回归正常,就会被抱怨“涨价吸血”云云。其实在去年8月,共享单车涨价就引发过一波讨论。当时,一家头部共享单车品牌月卡的涨幅达到了近50%,一下子从25元涨到了35元。

一辆自行车多元,以目前的共享单车促销套餐,骑一年多也差不多这个价格。

有人直呼“骑行一小时比公交车还贵,骑不起”,有网友支招“加点钱买个自行车不香吗”,也有不少人吐槽“服务质量、骑行体验没有跟上涨价的速度”。

这个过程中,许多消费者觉得无羊毛可薅,不再使用共享单车,转而使用其他交通工具。

共享单车并不是唯一可以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的交通方式——如果地铁站或者公交站距离目的地不足1公里,步行尚可应对;

如果距离在1公里到2公里之间,可以选择一些代步工具,如折叠自行车、平衡车,收纳、存放也还算方便;

平衡车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地铁不是很挤的话。(图/pixabay)

如果距离在2公里以上,可以在佩戴安全帽的前提下骑电动车,也可以和同事相约在地铁站附近,拼车前往工作单位;

如果居住在郊区,地铁站附近往往还有摩的,也是一种选择。当然,摩的可比共享单车贵多了,1公里至少要收6元。

总结来看,大家之所以骑共享单车主要图个便宜和方便,它本身并没有很高的产品壁垒,替代品太多。涨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摊薄运营方的部分成本,助力企业持续发展。但频繁涨价也有损企业诚信,尤其是只涨价、服务却没有相应提升,会有更多消费者用脚投票。

涨价好过跑路,但也不是长久之计

摆在共享单车面前的,除了跑路,就是涨价吗?

前不久,ofo创始人戴威在美国的创业项目“abouttimecoffee”被曝光。abouttimecoffee是个咖啡品牌,在打法上与瑞幸咖啡极其相似,新用户可以得到5杯免费咖啡券。

小*车的押金还没退完,他却跑到美国去“东山再起”,这引起了很多人的愤怒。

戴威版“真还传”,似乎夭折了。

ofo的崩塌,永远是共享单车行业的警钟。一味烧钱的模式是无法延续的,要想盈利,甚至只是维持运营,目前的情况都不乐观。

共享单车是重资产行业,特点是“投资大、折旧高、利润薄”。能看得见的成本包括:自行车生产成本、投放成本、人力成本、折旧成本、营销成本,还有研发成本。

尤其城乡接合部的共享单车,经常被摩的司机刮花

1
查看完整版本: 1小时65元,共享单车我骑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