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记者李金玺
尽管距离柚子上市还有两个月,但当下主产区订购却悄然兴起,据当地多个收购商反映,近年来较受市场欢迎的红柚订购价在2.6元-2.8元/斤,同比有所下降。原本受年初寒害影响而减产,多数柚农预想今年行情会剧涨,但受困于品质失控,梅州和平和两大主产区订购价格依然保持平稳。
去年,由于气候适宜、管理水平提升以及新建果园进入丰产期等原因,各主产区丰收,仅梅州蜜柚总产超45万吨,比增20%以上。
今年,受去年冬季雨水多、柚子花芽分化差和年初寒潮的影响,很多花期或幼果期的柚子落果严重,柚子同比减产20-30%,其中白柚减产最为严重。
“海拔米以上山地白柚品种减产严重,部分白柚单株降至减至20斤,减产达80%。”平和县农业局农艺师周长征告诉记者,加上白柚转种后淘汰的原因,今年白柚产量减产明显。而红柚多种植在平原,受寒潮影响较小,加上新进的红柚上市,产量基本平稳。在梅州,柚子产量情况与平和县基本类似。
虽然产量整体下滑,但是当下预订价格却难达柚农的预期。“受寒潮影响,今年柚子上市期普遍推迟半个月,部分柚农难以赶上中秋节的最佳行情上市期。”梅州市木子金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李永生分析,这会促使一些柚农选择将蜜柚提前上市,这这必然造成品质的下降。“对品质把控的怀疑,是当下收购商订货犹豫、价格难扬的主要原因。”另一柚子收购商钟作诚如是说。
品质把控这个老命题一直影响果农的创收,这也是每年蜜柚价格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好果子不愁卖,品质差的价格却异常低迷。”中国果品业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鲁芳校认为,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的品质已经越来越“挑剔”,对柚子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单凭柚农一己之力,却难解决许多核心问题。
为推动柚类产业健康向前发展,帮助柚农增产增收,一向以“专门为农民说话,专业为农业服务”为办报宗旨的南方农村社,发挥整合资源优势,在今年8月6日于梅县举办“第二届华南(梅州)柚类精英大会”,届时将邀请全国知名的植保、植物营养,以及电商领域和渠道领域的专家、老总,出席为广大柚农传经送宝,解决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线上销售、线下梳理等众多核心问题,带领柚农抢占市场先机,带动我国柚类产业升级发展。
点击标题阅读往期好文
种出优质柚子!梅州种植户点赞种植匠海藻营养液
农财网柑桔通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