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的原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建楼房小区等建筑河南郑州防雷检测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新建楼房小区防雷检测是保障小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各类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关于新建楼房小区防雷检测的详细内容:

新建楼房小区防雷检测检测项目与标准

接闪器检测

避雷针:检查避雷针的安装位置、高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避雷针应垂直安装,其针尖应无弯曲、变形,针体无明显锈蚀。一般来说,避雷针的高度要能够覆盖被保护建筑物的顶部及周边一定范围,保护角通常不大于45度(一类防雷建筑)或60度(二类防雷建筑)。

避雷带(网):查看避雷带(网)的网格尺寸是否符合规定。对于一类防雷建筑,避雷网网格尺寸不大于5m×5m或6m×4m;二类防雷建筑,网格尺寸不大于10m×10m或12m×8m。避雷带应平整、顺直,无断裂、松动现象,其与支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支架间距一般不大于1m(水平段)和1.5m(垂直段)。同时,避雷带(网)与建筑物的女儿墙、山墙等部位的连接应良好,形成电气通路。

引下线检测

引下线的数量、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对于一类防雷建筑,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2m;二类防雷建筑,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m。引下线应采用热镀锌扁钢或圆钢,其规格不小于50mm2(扁钢)或50.24mm2(圆钢)。检测时,需检查引下线与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连接是否牢固,焊接处有无虚焊、脱焊现象,连接部位的防腐处理是否到位。此外,还应检查引下线是否有明显的机械损伤、断裂或锈蚀情况,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接地装置检测

接地电阻测量:使用专业的接地电阻测试仪,按照规范要求的测量方法(如三极法、四极法等)对小区的接地装置进行接地电阻测量。新建楼房小区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情况下,一类防雷建筑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二类防雷建筑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在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区,可适当放宽,但不应大于30Ω)。如果接地电阻值超出规定范围,应检查接地极的数量、埋设深度、接地极与土壤的接触情况等,并采取相应的降阻措施,如增加接地极数量、使用降阻剂等。

接地极与接地线检查:检查接地极的材质、规格和埋设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接地极一般采用热镀锌角钢(边长不小于50mm,厚度不小于4mm)、钢管(直径不小于50mm,壁厚不小于3.5mm)或圆钢(直径不小于10mm)等材料,垂直打入地下的深度不小于2.5m,水平接地极的埋设深度不小于0.8m。接地线应采用热镀锌扁钢或圆钢,与接地极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处应牢固、无虚焊,并做好防腐处理。同时,要检查接地线是否有断裂、破损或被挪用的情况,确保接地系统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等电位连接检测

在新建楼房小区内,应检查各建筑物内的总等电位连接端子板(MEB)和局部等电位连接端子板(LEB)的设置情况。MEB应设置在建筑物的进线配电箱附近,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并将建筑物内的金属管道(如给水管、排水管、暖气管等)、金属结构(如钢梁、柱等)、电缆桥架、线槽等可导电部分通过等电位连接导体连接到MEB上。LEB则应设置在卫生间、浴室、游泳池等潮湿场所及电气设备机房等需要进行局部等电位连接的区域,将该区域内的金属部件、插座的PE线等连接到LEB上。检测时,要检查等电位连接导体的材质、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连接是否牢固可靠,有无松动、脱落现象,确保建筑物内各金属部件之间的电位差处于安全范围内,防止因电位差引发的电击事故和电磁干扰。

电涌保护器(SPD)检测

对小区内各建筑物的电源系统和弱电系统(如通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安装的SPD进行检测。检查SPD的型号、参数是否与被保护设备的耐压水平和雷电防护等级相匹配。SPD的标称放电电流、最大持续运行电压、电压保护水平等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例如,电源SPD在总配电柜处的标称放电电流一般不小于12.5kA(8/20μs),电压保护水平不大于2.5kV;在分配电箱处,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5kA(8/20μs),电压保护水平不大于1.5kV;在设备前端,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3kA(8/20μs),电压保护水平根据设备要求确定,但一般不大于1kV。同时,要检查SPD的安装是否正确,连接是否牢固,其接地端是否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以及SPD的劣化指示窗口是否正常,如有损坏或劣化应及时更换。

检测流程

检测前准备

收集新建楼房小区的防雷设计图纸、施工资料等相关文件,了解小区的防雷系统设计方案、接地装置布局、SPD选型与安装位置等信息,为检测工作提供依据。

准备好专业的防雷检测仪器设备,如接地电阻测试仪、万用表、绝缘电阻测试仪、电涌保护器测试仪等,并确保仪器设备经过校准且在有效期内,能够正常、准确地进行检测工作。

组建专业的检测团队,检测人员应具备防雷检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防雷检测的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现场检测实施

按照检测项目和标准,对小区内的每栋建筑物进行逐一检测。首先从接闪器开始,检查避雷针、避雷带(网)的外观和安装情况,使用钢卷尺等工具测量其相关尺寸参数,记录检测数据。

沿着引下线的路径,检查引下线的连接部位、走向和外观状况,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的电气连通性,以及接地电阻值,并做好记录。

对接地装置进行详细检测,包括接地极的埋设位置、数量、深度,接地线的连接情况等,使用专业工具挖掘部分接地极进行检查,确保接地装置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在建筑物内部,检查等电位连接端子板的设置和连接情况,使用万用表等仪器测试各金属部件之间的等电位连接电阻,检查SPD的安装、参数和性能,记录相关数据和情况。

检测数据整理与分析

将现场检测收集到的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按照不同的检测项目、建筑物编号等进行汇总,建立详细的检测数据表格或数据库。

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判断防雷系统的各项指标是否合格。对于不合格的项目,应详细记录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分析可能导致不合格的原因,如施工质量问题、材料质量问题、设计变更未落实等。

检测报告编制与提交

根据检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结果,编制新建楼房小区防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包括小区的基本信息、防雷系统设计概况、检测项目与方法、检测数据与结果、存在问题及整改建议等内容,报告内容应客观、准确、详细,语言规范,格式符合相关要求。

将编制好的检测报告提交给小区的建设单位、物业管理单位等相关部门,并向其详细解释检测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和期限,督促其尽快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小区防雷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检测周期与注意事项

检测周期

新建楼房小区在竣工验收前,必须进行防雷专项检测,以确保防雷系统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能够正常投入使用。在小区投入使用后,应定期进行防雷检测,一般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防雷检测,以检查防雷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和隐患。对于一些雷电活动频繁、地质条件复杂或防雷系统曾出现过故障的小区,可适当缩短检测周期,增加检测频次,确保防雷安全。

注意事项

防雷检测工作应在天气晴朗、土壤干燥的条件下进行,避免在雷雨天气或土壤湿度较大时测量接地电阻等参数,以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工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绝缘手套等,防止发生触电、高处坠落等安全事故。

在检测过程中,如发现防雷系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接闪器损坏、接地装置断裂、SPD失效等,应及时通知小区的相关管理部门,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暂停相关设备的使用等,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直至隐患得到彻底消除。

对于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应进行跟踪复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整改措施落实到位,使小区防雷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