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件中所有人物均为化名,为防止犯罪模仿,案件细节已进行模糊处理。
本期案件极为沉重,令人窒息。作者在搜集和整理资料上耗费了整整一周时间,因为这不是单一事件,而是一连串的案件。
案件时间跨度长达30年,地域横跨南北方多个省市,涉案的犯罪分子和受害者人数超过百人,具体数字难以精确统计。很多受害者在被杀害后迅速火化,骨灰被丢弃,无法追查。
年,一部描绘“人为矿难诈骗”的电影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荣获银熊奖。而这部电影的灵感,正是来自以下一系列真实的案件。
本文为该案件的纪实文学,基于公开报道的真实资料进行编辑、整理和分析,目的在于:揭露重大案件背后的真相,剖析犯罪者的心理动机,以生动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震慑潜在犯罪,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再次提醒: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或未成年人请勿阅读。
本文中涉及的案件紧密相连,每个案件的终结,都预示着下一个案件的开始。现实中的罪犯们,并没有电影中所描绘的那样,会被受害者感动而产生良心的挣扎。
接下来,你将目睹人类为了金钱所能做出的卑劣行径,以及人性最黑暗的深渊究竟如何。
在找不到合适的目标时,罪犯甚至不惜对自己的亲人下手。
时间:年2月4日,立春之际
地点:陕西省白河县构扒镇凉水村
33岁的单身汉高春贵在这一天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要离开这个村庄,去外地的煤矿寻找工作。
高家在凉水村是出了名的贫困家庭,高春贵的父亲早已离世,家中只剩下一位年过六旬且失明的母亲,还有一个比他小四岁的妹妹,她早已嫁为人妇。高春贵本人头脑简单,甚至有些迟钝,除了种地,他没有其他技能,一直因为贫困而未能成家。
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高春贵在村里一直待到了33岁。他看着邻居们一家家建起了两层小楼,这些都是他们外出挖煤赚来的,这让高春贵心动了,他意识到不能再等下去,必须出去闯一闯,赚大钱。他听说去煤矿挖煤一天能挣到三五百元,这比种地一年的收入还要多。而且,挖煤不需要什么文化知识,只要有足够的力气就行。
于是,在母亲的依依不舍中,高春贵踏上了离家的旅程。然而,这一去,他就再也没有回来,因为他被人当作“猪仔”杀害了,他的尸体被用来换取金钱。
时间:年11月
地点:河北省邢台白塔镇
一天晚上8点左右,李家庄煤矿的矿长董文新接到了矿上的紧急电话,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声音:“矿长,快回来!出事了,有人死了!”董文新急忙赶回煤矿,当他到达现场时,那名遇难的矿工,名叫孙才德,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
事故的原因是矿里的罐车刹车突然失效,失去控制的罐车在瞬间撞向了站在轨道上的孙才德。
董文新迅速向与孙才德一同下矿的同事们了解情况,他们四人一致证实,孙才德确实是遭遇罐车撞击而遇难的。
面对这样的事故,矿区本应认真调查,但在当时的小矿区管理程序中,维持生产和煤炭产量才是头等大事。矿主们往往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策略,用金钱来解决问题。毕竟,一旦发生死亡事故,死者家属势必会有所行动,因此,迅速安抚他们,防止事态扩大,成为了首要任务。
不出所料,孙才德的四位家属与矿主董文新展开了谈判。他们讨论的焦点是,亲人的离世需要得到相应的赔偿。这四位家属,正是孙才德生前的同班组工友,包括他的哥哥孙才顺、姐夫赵良银、姐夫的兄弟赵良锋,以及负责介绍工作的付荣科。他们出示了户口本和各自的身份证作为身份的证明,户口本上清楚地记录着孙才德与孙才顺之间的兄弟关系。
家属们站在面前,亲眼目睹了亲人的最后时刻,任谁都会感同身受。矿方迅速作出决定,将这四人安排到邢台的中兴宾馆,提供食宿,确保他们得到妥善的照顾。
在谈判过程中,孙才德的哥哥沉默寡言,只是默默地抽着烟。而赵良锋,死者姐夫的兄弟,则是谈判中的主心骨,他口齿伶俐,与矿长进行了几轮激烈的讨论。最终,双方达成了20.5万元的赔偿协议。
为何赔偿金额会是这个数额?回顾历史,上个世纪80年代,矿难的赔偿金额仅数千元;进入90年代,这一数字上升至3万至5万元之间;到了21世纪初,赔偿的最高限额也仅为8万元。然而,年,山西省率先实施地方性法规,规定煤矿事故中遇难矿工的赔偿金不得低于20万元人民币。
年,在一次国家级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出矿难赔偿应根据当地平均工资水平,按照11年或15年的标准来确定。自此,山西的这一地方标准被广泛采纳,20万元赔偿金逐渐成为行业内的普遍认可。
随后,遇难矿工孙才德的家属与煤矿方面签署了一份手写的《死亡赔偿协议》,协议共包含四项条款:
第一项条款明确死因:孙才德的死亡属于工伤,由于其违规操作导致。
第二项条款规定赔偿金额:煤矿方(甲方)基于人道主义原则,根据相关法规,一次性给予家属(乙方)20.5万元的赔偿。
第三项条款涉及善后事宜:乙方在收到赔偿款项后,该事件即告一段落,所有后续事宜由乙方自行承担,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四项条款确立协议效力: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协议的签署日期为年11月10日。
在整个过程中,孙才德的四位工友兼家属并未流泪,他们顺利地获得了20.5万元的赔偿。他们带着这笔钱,迅速安排了孙才德的遗体火化。
火化结束后,孙才顺随手将骨灰盒丢弃,边丢边抱怨道:「这小小的盒子竟然要了我一千多块钱,这笔钱可不能全由我承担。」
在赵良锋的主导下,那笔赔偿金很快就被他们几个瓜分一空。
令人费解吗?确实,一个亲兄弟怎能如此轻易地抛弃自己弟弟的骨灰,还与外人共享赔偿金?事出反常必有因,这背后隐藏着什么。事实上,死者并非孙才德,而是陕西凉水村的「傻子」高春贵!他并非因事故而死,而是被同村人残忍杀害。所谓的哥哥、姐夫,都是虚构的。这实际上是一个有组织的杀人诈骗团伙,他们专门挑选人结伴前往煤矿工作,然后谋杀并伪装成矿难,以此骗取巨额的抚恤金,而这位在矿井中丧生的「孙才德」,已经是他们杀害的第五个人了!
读到这里,你是否想起了王宝强早期出演的那部电影?电影中的情节与这个案件如出一辙?确实,这个案件正是电影的灵感来源之一。所谓之一,意味着类似的案件不止这一起,而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涉及人数超过百人的大规模杀人诈骗案件,这种行径在黑话中被称为「杀猪」、「打点子」。这里的「打点子」并非赌博术语,而是指将人当作「猪仔、点子」杀害,然后冒充家属骗取赔偿金。
让我们继续探究这个团伙的来龙去脉。
还记得那个与矿主谈判时口若悬河的赵良锋吗?他是这个犯罪团伙的幕后黑手,说起来,他从事这种不法行为已经有十余年了,经验丰富。
赵良锋与赵良银是一对货真价实的兄弟,他们的身份属实,而策划杀害高春贵的阴谋早已在他们的计划之中。他们先是在河北地区进行侦查,专门挑选那些规模较小且存在安全隐患的煤矿,然后寻找那些易于操控的「猪仔」,而天真无邪的高春贵便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如同电影中常见的情节,他们诱骗高春贵,声称有一家煤矿正在招工,可以带他一同前往赚取丰厚的收入。高春贵见到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矿工,并且同为陕西人,便毫不犹豫地跟随他们前往。然而,在途中,同伙孙才顺继续欺骗高春贵,告诉他必须假扮成自己的弟弟孙才德,因为高春贵作为新入行的矿工,矿场通常不愿意接纳新人,只有冒充孙才德,他们才能组成一个看似经验丰富的「5人班组」,以便在工作中互相照应。天真的高春贵没有怀疑,便同意了这一安排。因此,在前往矿场求职时,他并没有出示自己的身份证,而是拿出了孙家的户口本,并谎称自己的身份证遗失了。
在那个时代,许多小煤矿急需劳动力,只要你看上去能下矿工作,并且有身份证明,简单登记后就能开始工作,并不会进行严格的审查,因此,高春贵便以「孙才德」的身份被接纳了。
到了这一天,轮到这个陕西班组第五次进入矿井挖掘煤炭。赵良锋和其他几人在井口深深地吸了几口烟,似乎心中有数,直到烟头快要烧到手指,才将其扔在地上,用力踩灭,然后依次进入矿井。高春贵紧随其后,他完全不知道,四周已经充满了杀机。
在昏暗的矿坑深处,只有几缕微弱的灯光从矿工们的安全帽上透出。几名矿工在长时间的劳作后,疲惫地坐在地上,开始闲聊。
「哎,要是发了财,你打算怎么花?」赵良锋好奇地问高春贵。
「我想娶个媳妇,给我娘治眼睛。」高春贵诚恳地回答。
周围响起了一阵轻蔑的笑声,「你都快四十了,媳妇还没影呢?」
「咱家穷,没姑娘愿意嫁给我。」高春贵羞涩地笑着,他那沾满煤灰的脸上露出了洁白的牙齿。
「等攒够钱了,就回家去娶媳妇?」赵良锋调侃道。
「是的,我要回家,去我们县城里找。」
「那现在就送你一程,怎么样?」
「现在?」
「没错!现在就让你上路!」
赵良锋话音未落,一道黑影从高春贵背后悄然升起,举起一根沉重的坑木,猛地朝他的头部砸去。
高春贵甚至没来得及发出一声呼救,便倒地不起,生命就此终结。
刚才还在开玩笑的矿工们,立刻变得严肃起来,动作迅速而熟练。有人检查了高春贵的呼吸,确认他已经死亡后,将尸体拖到了矿车轨道上;有人用鞋子在地上摩擦,将血迹和煤炭混合;有人拉下了矿车的紧急刹车......
一场谋杀和掩盖罪行的行动在几分钟内就悄无声息地完成了,手法干净利落。随后,他们迅速返回地面,大声呼喊「出事了!有人死了!」矿区的警钟响起,这是紧急警报的信号。
事实上,孙才顺确实拥有一个名叫孙才德的弟弟,他于年出生,仅比高春贵年长一岁。孙才德天生智力不足,四年前离开村子后就杳无音信。于是,他们安排高春贵假扮成孙才德,考虑到他们年龄相近和相似的口音,这简直是天造地设的安排。
谈到这个犯罪团伙的幕后黑手,赵氏兄弟,他们的犯罪之路始于老二赵良银遭遇了一次真正的矿难。
那是在十年前,也就是90年代中,赵良银与他的堂兄赵良存一同前往山西临汾的煤矿工作,不幸遇到了煤矿塌方事故,赵良存当场丧生,赵良银则身受重伤。事故发生后,矿方将赵良银遗弃在一家缺医院,并拒绝支付医疗费用,导致他最终残疾。矿方还威胁说,「最多赔你一两千,再多就让你永远留在山西!」
作为家中长子的赵良锋对此深感愤慨,决定起诉矿主。官司持续了一年,最终以调解告终,赵良银获得了5万元的赔偿,其中3万元用于医疗费用。至于不幸去世的堂兄赵良存,他的生命仅仅换来了2万元的赔偿。
在养伤期间,原本是家中的顶梁柱的赵良银失去了工作能力,只能在矿区做些小生意来维持家中五口人的生计。这件事之后,每当提起煤矿老板,他都会愤怒至极。但究竟是什么让他们从受害者变成了杀人犯?
有人曾说,许多犯罪行为的产生是因为「个人因素是子弹,社会背景是枪膛,而具体的环境则是扣动扳机的手。」赵氏兄弟正是这样的典型。
赵家五兄弟,根植于陕西汉阳镇泗发村的土壤。赵良锋担纲家族的长兄,紧随其后的是赵良银,那个自称孙才德姐夫的家伙,然后是赵良升、赵良贵,以及排行最末的赵良军。除了赵良升在镇上担任兽医一职,其余兄弟都曾在煤矿中辛勤劳作,而除了赵良军外,其他几人更是涉足了所谓的“杀猪”行业,并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他们的父亲,曾是村里的会计,以正直和诚实著称,却不幸英年早逝。赵良锋自中学毕业后便尝试经商,但始终未能积累财富,他的不学无术在村中声名狼藉。他不仅小偷小摸,还经常欺诈村民,多次差点被派出所逮捕,却总能侥幸逃脱。随着时间推移,他在村里的名声越来越差,最终选择离开,远赴外省的煤矿工作,并将他的弟弟们也带出了村庄。
尽管在煤矿的劳动收入远超务农,但这份工作异常艰苦。赵良锋感到他们辛苦赚来的血汗钱,却让煤老板们赚得盆满钵满,这种巨大的贫富差距让他心生不满,一直在寻找一条能够迅速致富的途径。二弟在矿难中的遭遇,更是加剧了他们对煤老板的憎恨。如果能从这些“土豪”身上榨取一些财富,岂不是两全其美?
你或许会认为,是这种对财富的渴望让赵良锋萌生了不正当的念头,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要追溯他步入歧途的根源,我们不得不提及另一个关键人物:潘申宝。
潘申宝,一个来自陕西汉阴的男子,以「宰猪」和「设局」为生。他领导的犯罪集团规模庞大,在年11月至年9月短短两年内,在山西省的灵石县、古交市、霍州市、汾西县、蒲县等多地犯下近30起罪行,残忍杀害了28名无辜矿工,另有1人受到重伤,骗取矿主们高达57万余元的财物。
这起案件成为全国首个破获的特大伪造矿难连环杀人诈骗案,警方为此组建了专案组,代号「8.25特大系列杀人诈骗案」。
在犯罪活动中,潘申宝个人就参与了10起案件,杀害了10名所谓的「猪仔」,骗取了21.85万元的抚恤金。他的行径可谓残暴至极。如果将这些非法所得平均分配,团伙成员每人大约能分得余元,这在当时的价值相当于一个农民五年辛勤劳作的收入。
现在,让我们详细了解潘申宝案的具体情况,探讨犯罪分子是如何「精心策、分工合作、实施行动」的。
潘申宝,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上七镇龙泉村的居民,他教育水平不高,连小学都未能完成,除了自己的名字,他只能认得一些零星的字。年,他不再满足于在家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于是前往徐州的一家煤矿寻求工作。
徐州,作为江苏省最大的煤矿基地,拥有众多规模不一的煤矿。那里的大型煤矿多为国有,管理规范,安全设施完备。矿工多为当地招募,有正式的劳动合同,对矿工身份的审核也非常严格。下井作业时,会有经验丰富的班长带领,负责监督工作并处理紧急情况。
潘申宝选择的是一处规模较小的私人煤矿,矿主为了降低成本,安全措施和规章制度都相当简陋,工作环境极为危险,家境稍好的矿工通常不会选择在这里工作。
然而,这样的小型煤矿提供的报酬却颇为可观,用工标准也相对宽松,只要你有劳动能力,带上身份证登记即可。某些时候,甚至连身份证都不必出示,因为煤矿急需人手,只要你愿意来,就能加入。
剩余64%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