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的原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讲述陈海汶什么是有意义的摄影答案一直在路 [复制链接]

1#
<

生命来去往复,在无限的过往中

怎样找到有意义的摄影方向

并让摄影的感动时常鼓舞着我们

还在路上……

——陈海汶

9月7日,由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上海市长宁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当下被铭记未来被看见”主题分享会在虹桥临空国际影院IMAX放映厅举办。主讲人陈海汶在现场为观众展示了多个专题的几百幅摄影作品,并分享了它们背后的创作故事,令人直呼美不胜收。

重访少数民族,再续前缘

十年前,陈海汶的作品集《和谐中华——中国56个民族剪影》在摄影界名噪一时。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也前所未有地呈现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幸福的精神面貌。但这对陈海汶来说还远远不够。

十年后,陈海汶和他的团队再次踏上走访拍摄各少数民族的征程。“以前的民族拍摄主要是以全家福的形式,这次我们想深入民族和部落,更生动、更真实地记录各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和人文风俗。”这种类似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方式,不仅使陈海汶更好地将稍纵即逝的文化定格留存,也让他遇见了许多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台湾少数民族之一布农族

台湾少数民族之一鲁凯族

“大多数少数民族同胞在明白我们的来意之后都非常热情,但也有不愿配合的。”陈海汶说,在走访雅美族的时候,他们就吃了闭门羹。

雅美族的族民认为被外人拍摄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会被同族人指指点点。

陈海汶了解后没有放弃,他软磨硬泡,通过各种方法终于说服了两位雅美族族民参与拍摄。但对方给出的要求是,拍摄费用不能给他们个人,而是换成猪肉、蔬菜等食物,大摆筵席供族人共同享用。在他们眼里,金钱并不是首位的,对民族风俗、对同族人的忠诚才是最重要的。陈海汶说,这就是他们的信仰。

台湾少数民族之一雅美族

浦江两岸的老工业记忆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之魂,同样的,每座城市也都有各自的历史精神。对于家乡上海,陈海汶自然有许多拍不完的故事和记忆。

“我的父亲是上海解放后的第一代工人,他努力工作,养活他的四个孩子和我妈妈。”陈海汶说,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在厂里加班,一到夏天跑得更勤,因为在那儿能喝到厂里自制的酸梅汤,拧开保温桶上面的小龙头可以尽情地喝,香味诱人。“即使过了三四十年后,我还是坚信,没有其他任何一种饮料能比得上它的味道。”

陈海汶的童年留在了工厂,工厂也烙印了他的一生。“爸爸去世之后,儿时关于工厂的记忆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后来,陈海汶就组了专业的摄影团队,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投身到上海老工业记忆的拍摄中去。

浦江两岸的炼钢厂、造船厂、修船厂、港口码头在陈海汶的镜头下,构造成中国历史上特有的“工业情结”,里面有历史的脉动,更有造化的神奇。在历经沧桑的斑斑履痕背后,往日工业场景的雄伟轮廓和宏大气势依稀可见。

如果说这些遗迹和建筑让那个时代有了骨骼,那么浦江两岸居民的人情风貌则使老工业记忆变得有血有肉。陈海汶用朴素的视角记录了上海工人在生产、生活和工业变革中的生存状态,他说:“拍这些画面是为了致敬我的父辈,他们曾经为上海的发展做出那么多贡献,不应被忘记。”

中西合璧的当代上海

除了充满时代感的老工业题材,作为“海派摄影”的代表,陈海汶还拍摄了许多与外来文化相关的建筑和场景,思南路就是一个典型。经过查阅和询问,陈海汶了解到思南路上的建筑和街道设计其实源于西班牙和法国。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将法国比亚里茨的贵族生活与思南路上的老上海生活进行对比,在相似的建筑里,也许能呈现两种耐人寻味的生活景观。

生活在比亚里茨的法国贵族后裔

生活在思南公馆里的上海“老克勒”

拍摄过程中,陈海汶有意识地在法国人的生活里寻找中国元素,在上海人的生活里定格法国的文化基因,一种时空的交织感在画面中缓缓呈现。

说起中西文化融合,外滩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地,它见证了十里洋场的无限风光,是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在面对这样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拍摄对象时,陈海汶并没有局限于纪实摄影的拍摄手法,而是以图片电影的形式“复活”了外滩建筑:光影交错的画面让人恍惚,仿佛已经过去了一百年的上海滩景就在咫尺之前。

迪士尼

对上海迪士尼乐园建设项目的跟踪拍摄也值得一提。陈海汶刚入场拍摄时,遇到了很多阻碍和限制,对一些重要的建设场景只能远远观望。为了能够拍到最一线的画面,他戴上安全帽扮成建筑工人,在工地上与各种人周旋、打交道,最终才得以全方面地呈现了上海迪士尼乐园从第一根桩下地到开门迎客的全过程,也为参与建设的工人们留下了宝贵的影像。

外滩

把祖国大地拍遍之后,陈海汶透露,他现在有了新的目标——将镜头对准历史悠久的英国和生死一线间的阿富汗。这两个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共同点的国度,在陈海汶的眼睛里都散发着神秘的魅力,值得他全力以赴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记录。也正是这种包罗万象的视野和胸怀,让陈海汶的作品兼具了现实的广度和历史的厚度。

阿富汗

英国

讲座结束后,陈海汶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外地进行下一轮忙碌的拍摄。究竟什么才是有意义的摄影方向,也许对他来说,答案一直在路上……

文编

王旻乾

美编

何亦平

往期回顾

上海文联

用艺术寻找诗和远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