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铁公司烧结厂机电车间一烧电工班的班长王向东有个爱好,每天从班组去往现场时,总要对着门口的镜子仔细端详一番。在他的带动和要求下,班组成员每天上岗前也要先照一番镜子。“我们照镜子是一种安全自检,就是每个人出门前先看看自己的劳保着装是否整齐、安全帽佩戴是否规范、工装扣子有没有系好,看看自己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这是培养大家的安全意识,养成上岗前规范劳保穿戴的良好习惯。”王向东一语道破了照镜子的秘密,原来这是一面“安全自检镜”。“我们班组多次被评为安全生产优秀班组、百强班组,这个镜子也有一定功劳。”王向东说。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王向东还有一面“反光镜”,也特别爱照,这面镜子看不到,却经常擦亮在他心里。每次到现场干活,王向东都要带上笔记本,随时记录现场看到的隐患,并将设备维修情况也记录其中。回到班组后,他会把记录内容整理一下,留存起来。时间长了,这些记录就成了班组高效工作的“秘籍”,职工们没事的时候都爱不断翻看,总结经验,掌握技能。“只有不断对照不足,才能不断进步;只有对标先进,才能追上先进。”王向东表示。“每次维修,他都会详细记录下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解决过程、应该注意事项等。再次遇到此类问题,对照记录很快就能找出原因解决问题,事半功倍。”班组成员袁晓华介绍。“他们班组整体素质高,解决问题能力强,很大程度上与这个详细的记录本有关系。”车间主任王超说。为了提升自己,王向东主动要求到邢台德龙学习“取经”。“邢台德龙班组职工上岗前每天都要进行安全宣誓,目的是增强大家安全意识。我觉得很好,应该借鉴。”王向东在班组推行德龙管理模式,在班组开展“安全小论坛”,目的也是通过“照镜子”,查不足、堵漏洞。每次工作中,班组职工如果有不规范操作现象,王向东都要及时组织“班组安全小论坛”,开展讨论,班组职工人人发言,发表观点和看法,并提出正确操作方法,对不规范操作职工共同进行帮扶教育,警示所有成员。这时候,这面“反光镜”成为“警示镜”。“这活儿干得漂亮。”“不行,这里还有缺陷。”当领导或者同事们对他的工作作出肯定的时候。王向东总会拿出这面“反光镜”照照自己,总结班组不足之处。靠着一个穿衣镜,王向东成为一名安全守规,外观整洁,精神十足的人;靠着一个“反光镜”,王向东不断进步,成为领导眼中的好“班长”,职工眼中的好榜样。(天津工人报记者秦帆通讯员王钢柱)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