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一睁眼就看到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昨天下午,河南商丘一个景区内,因为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把景区的气垫蹦床吹翻,造成了18名儿童不同程度受伤。
我看了现场的视频。
视频中,尘卷风从地面升起,一圈圈*色的尘土越升越高,巨大的气垫蹦床在大风的吹动下不住的旋转,升高,再落下。
很多当时在蹦床上玩儿的孩子,也随之被举到半空,再重重的掉落。
看到摔在地上的孩子,心都跟着颤了起来。
现场的人四处逃窜,乱作一团,大风中夹杂着哭声和喊叫声。
目击者称:当时尘卷风肆虐,把20公分的大树都吹倒了。
由此可见,这次尘卷风的危害之大。
据媒体报道:事发后,来了几辆救护车,紧医院,即便如此,仍然有两个孩子不幸死亡。
自从当了妈,看到孩子们受伤的新闻,总是很难过。可是难过归难过,总应该在这些惨痛的事件里吸取一点教训不是?
我记得女儿4个多月的时候,有一次,我去卫生间接水,把她放在床上,那时候她还不会连续翻身,所以我也没太在意。
刚到卫生间门口,就听到卧室传来一声巨响,接着就传来宝宝撕心裂肺的哭声。
等我慌慌张张的跑回去,看到小小的人儿躺在地上,闭着眼睛号啕大哭,不知道什么时候,她突然就能够自己翻身了。
我心痛极了,也担心极了。
摔倒的声音那么大,有没有摔到头?孩子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突然想起一个妈妈因为看手机,导致孩子摔在地上,造成了孩子脑积水,最后死亡的帖子。
我越想越怕。
观察了一下,把宝宝宝起来,安抚了一下,总算止住了哭声。
之后的时间里一直小心翼翼的观察宝宝的情况,生怕再有丝毫闪失。
幸运的是,女儿仍然吃的香,玩的嗨,3天过去了,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今儿早上,跟宝宝出去玩儿的时候,出了电梯,她就一直跑,跑的很快,一个不小心,就趴在了地上,牙齿流了血。
我心疼的不得了,抱起来哄哄,观察了一下宝宝的口腔,等了一会儿血止住了,才放下心来。
之后我甚至开始不敢离开她半步。可是,细想一下,我又怎么能时刻做她的保护伞呢?
对于小宝宝来说,成长过程中摔跤是常有的事儿,谁家孩子从小到大从来没摔过呢?
没摔过跤的孩子永远长不大。
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孩子在不断的运动。
即便是做家长什么也不做,一直盯着孩子,也不能避免孩子的磕磕碰碰。
如果孩子不幸摔伤,家长应该学会这几点急救知识。
宝宝摔到头。
这种情况说明宝宝没事。
宝宝摔倒的时候,如果还能大声哭,有意识,起个包,就不用太担心。
在肿的地方冷敷,48小时后再热敷,这样可消肿止痛活血化瘀。
这几种情况要及时送医。
在宝宝摔倒的最初48小时要注意观察,第一个24小时,1小时观察一次;第二个24小时,2小时观察一次;第三个24小时,3小时观察一次。
1、看食欲。如果孩子变得食欲不好,要小心观察。
2、看活动力。如果孩子出现手脚无力的情况需要及时送医。
3、看精神。如果孩子变的嗜睡,叫醒后仍然昏昏沉沉的要睡觉,要及时送医。
4、看呕吐。如果孩子连续呕吐3次,时间越来越密集,要及时送医。
5、看瞳孔。用手电筒照射孩子眼睛,如果瞳孔一边大一边小,要赶快送医。
判断宝宝着地的位置。
如果头部先着地,不能随意移动伤者,要保持原样并打电话,医院就诊。
如果宝宝在摔倒的时候,不小心导致皮肤擦伤,应该怎么办?
此时观察宝宝伤口大小和出血多少。
1、如果宝宝只是皮肤有轻微擦伤,只需用清水洗净伤口,涂点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就好了。
2、如果有较小的伤口并且有流血痕迹,清洗伤口,并让宝宝抬高受伤的肢体,血止后贴上创可贴。
3、如果伤口很深,流血很多,用干净的布按压住伤口,医院就医。
4、如果宝宝摔倒时,被脏的生锈的锐器或者钉子刺伤,医院,打破伤风针。
5、如果出血不止,可以应采取指压动脉止血法,即压迫供应出血区域组织的动脉来达到止血目的。此方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
如果宝宝在摔倒的时候造成了骨折,怎么办?
对于正在走路或者刚刚会走路的宝宝来说,难免会跌倒或者被撞到。
当宝宝摔倒时,用手大力支撑身体,就有可能发生骨折。
记得我小侄女三岁的时候,家里给她买了一辆儿童自行车,她很开心的在屋里骑车。
车子骑的飞快,一家人坐着看她,觉得:“哎,真厉害,自己能骑车了。”
正当家里人都在为她鼓掌时,她一下从自行车上飞了出去,胳膊一下杵在地上,骨折了,大哭不止。
爸爸医院,医生给固定了胳膊,拿了药,长了很久,胳膊才长好。
现在把胳膊伸直,还能看出来摔过的痕迹(没有正常胳膊那么直了。)
怎么才能知道宝宝是不是骨折了呢?判断是否骨折的几个点:
1、骨折处出现肿胀或者瘀斑。
2、骨折处出现畸形(短缩、扭曲、旋转)。
3、宝宝身体活动异常,不该活动的地方产生活动。
4、宝宝受伤处疼痛,宝宝哭闹。
5、骨折处能听到骨断端的摩擦声。
宝宝骨折了怎么办?
1、如果宝宝骨折,尽量让宝宝躺在原地,不要拖拽或者移动宝宝,避免加重骨折病情。
2、可以用较硬的东西固定骨折的位置。与此同时,抓紧时间打救电话,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
3、如果骨折伴随出血,可以用干净的布按住伤口帮助止血,并打急救电话。
当然除了这些急救知识,最重要的是父母在生活中能够有风险意识,避免孩子接触到危险的物品。
本文原创。我是大神叨叨叨,喜欢记得评论、点赞